【本報訊】八達通進行「不道德交易」,出賣客戶個人資料兼砌詞掩飾,激發民怨升溫。行政總裁(CEO)陳碧鏵到立法會解畫時,遭議員及私隱專員圍攻。陳碧鏵承認,八達通董事局早已知悉公司出賣資料圖利,當中包括港鐵高層。連同增值服務及日日賞,八達通原來共掌握近400萬名市民的個人資料。記者:白琳、麥志榮、夏志禮
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昨日就八達通事件召開特別會議,陳碧鏵回答提問時指,公司每逢有新計劃,也須向董事局滙報,又承認每年核數報告都有提及,「呢啲推廣係好常用,好多公司做」。她又指,八達通委任負責檢討事件的特別委員會,由該公司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而且有獨立核數師撰寫報告。
職工盟李卓人痛斥陳碧鏵早前埋沒良心講大話,促請身為港鐵大股東的政府展開調查,「賣私隱賣到走火入魔,不擇手段,成件事係不道德交易」。進出口界王定光揶揄陳的解釋牽強:「你講到原來咁普遍,咁專員要加多隊軍隊。」會計界陳茂波說:「對於會講大話嘅行政人員,我哋唔敢就咁相信。」
吳斌:企業應有社會責任
私隱專員吳斌在會上批評,信諾環球的電話促銷員向客戶自稱八達通日日賞代表,即使八達通辯稱「借調」促銷員,客戶仍被誤導,「係咪市民被欺騙咗呢?法律上或者講得通,但係我成日強調企業應該有社會責任」。
昨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金管局沒有派局長級人員出席會議。陳碧鏵表示,特別委員會的報告將與金管局的合二為一。原以為兩者分開處理的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坦言「我都有少少混亂」,不認同八達通此舉。劉慧卿質疑政府愛理不理:「市民覺得好重要,政府就當私隱係垃圾。你哋覺得特別委員會好有公信力呀?」
昨日身在四川的行政長官曾蔭權總結行程時表示,十分關注八達通事件,到四川考察前已與吳斌聯絡,希望調查水落石出。
事件揭發後少了推銷電話
八達通公司94年由地鐵公司牽頭成立,至今港鐵仍是八達通的最大股東,佔57.4%。港鐵去年從八達通分到的利潤,高達1.49億元,比前年上升近一成。港鐵發言人表示,八達通的管理層,曾向港鐵表示已遵從法例,並運作獨立,港鐵認為無理由質疑。八達通公司主席由港鐵財務及業務拓展總監梁國權出任,董事包括港鐵車務總監麥國琛、第二股東九鐵的行政總裁詹伯樂。股東新巴、城巴和九鐵均表示無參與八達通日常運作。
不少市民昨致電電台烽煙節目投訴,參與日日賞後,財務和保險宣傳電話增多,但事件揭發後,來電即銳減。市民鄺先生說:「我收到推銷電話,係保險公司嘅,推銷員話我係日日賞用戶,好清楚知道我喺邊一間超市裏面平均每個月嘅消費有幾多。」他用個人八達通出港鐵管理的屋苑,擔心自己出入時間、消費額等資料均被第三者得悉,「個人行蹤都曝光,咁即係好科幻片咁,揸住張電子貨幣就畀人知道晒所有嘢」。
八達通甚少披露營運資料
【本報訊】八達通擁有壟斷公共交通收費的優勢,十多年來迅速發展,八達通卡每天的交易總金額已接近1億元,去年的盈利估計達2.6億元,比五年前激增近三倍。但八達通一直自視為私營機構,作風也極封閉,甚少向外間披露營運資料。
以私營機構方式運作
八達通公司由各公共交通機構組成,所以一直壟斷了公共交通的收費系統,並藉此迅速擴展,現時市面流通的八達通卡超過2,000萬張,每天的交易總金額達9,760萬元。
八達通公司雖屬公共機構,但一直以私營機構方式運作,大部份營運資料,八達通都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佈。外間對八達通情況所知不多,公司網頁甚至沒有董事局成員名單。八達通初期也甚少與傳媒聯絡,直至07年爆出易辦事增值扣錯錢事件,八達通才增設傳媒熱線。
八達通亦從未公佈財務資料,根據港鐵年報披露的資料推算,八達通05年盈利只有約7,000萬元,06年急增至1.17億元,07年達1.69億元,08年2.37億元,至去年上升至2.6億元。
近年八達通因扣錯錢及按金問題,多次被立法會質疑,八達通也從不回應。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公佈,八達通向用戶收取的50元按金,至今累積金額已達7.2億元,八達通也從未交代按金用途。
八達通用戶避免個人資料被用作推廣貼士
‧郵寄至香港興發街郵局38170信箱,表明不想接受市場推廣訊息
‧日日賞會員可登入八達通網頁,更改資料,選擇「本人不願意收取八達通日日賞推廣資訊」
‧日日賞會員可致電顧客服務熱線36901313
註:八達通過去轉交的個人資料來自個人八達通卡、自動增值服務及日日賞會員
資料來源:八達通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