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硬如鐵 - 蔣芸

心硬如鐵 - 蔣芸

老友某日忽然大發議論,說是勤於做學問的人,多半心硬如鐵可能到達六親不認的地步。這倒是很新鮮的說法,至少我從沒有聽過,後來,一件又一件的事,證明他這樣的理論一點也不誇張。
朋友一家三口從三藩市來,行程匆匆,排得滿滿的,為了見一見她的弟弟;一位準諾貝爾獎的未來候選人,好不容易才挪出一點時間,他卻要他們長途跋涉前往沙田他所任教的那間大學去與他見上一面──唉唉,細佬呀,人家不是你的fans,是你的親家姐,人家又是遠來的客,為什麼這樣違反人情呢?我是一個老派的人,實在不能明白,這樣的安排,人情世故一點也不通曉,老派如我,不管來者何人,必奉茶、必請上座、走時必送到電梯口、若是遠客,必定自己前往帶路,別讓對方為難。想起當年寫《家變》、《背海的人》小說家王文興,為了專心寫作,規定自己每天只寫二百五十字,把家中電話綫扯斷,門鈴也弄不響,不應酬、不結婚、不生子,一心一意想寫驚世好文章出來,為寫作的犧牲到達這樣的地步,多少年過去了,是否有驚世之作問世,恕我孤陋寡聞。如果寫作是從現實生活中來,這樣的清高、孤僻又封閉,又如何寫得出有血有淚的作品?
朋友娶了個女強人,這女強人是「冇飯主婦」,家中一向沒有人間煙火,不上街市,不煲湯、不煮餸,男人永遠像一個單身寡佬般到處搵食,誰不知道一餐飯要花去多少時間與心思,人家志不在此,她追求學問才是唯一的,尋常家庭主婦不是她那杯茶,心比天高能奈她何。
當年老布殊夫人到衞斯理女校去演講,說是醉心事業的女人,會錯過人生中許多美好的時光,婦解份子,卻又認為男人才應該入廚房,這一切畢竟是自己的選擇,為追求學問知識別的都嫌浪費時間,焉能照顧好身邊人,追求功成名就,心無旁騖,若是沒有心硬如鐵的氣質,焉能做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