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激光治療矯正老花少數手術後發炎 滴眼藥水改善

15秒激光治療矯正老花
少數手術後發炎 滴眼藥水改善

【本報訊】老花是眼睛自然衰老的現象,不少人40歲已出現老花,但佩戴厚厚的老花眼鏡又不方便,醫學界推出嶄新的「飛秒激光」技術矯正老花,僅需15秒已可矯正眼角膜的弧度改善老花,過程不會有傷口,但曾接受激光矯視或白內障手術的人不適宜使用此治療。
記者:林潔華

香港激光矯視中心顧問醫生李永康表示,一般人到40歲眼球晶體會開始硬化,影響聚焦功能,並出現看近物模糊,要拉遠閱讀距離,才能看清楚文字,出現老花症狀。該中心今年初引入嶄新儀器,以「飛秒激光」(Intracor)方法改善老花。治療是將激光打入眼角膜,改善角膜弧度和聚焦功能。

該中心過去半年為87名老花患者進行「飛秒激光」治療,結果97%人的老花情況有改善,3%人則認為成效不大。有近9成人在手術後一個月可不佩戴老花眼鏡閱報,但有少數人在手術後出現發炎,或晚上看燈光時會出現光圈的問題,但一般滴眼藥水三周後情況可得到改善。
李永康表示以往除了佩戴老花眼鏡及隱形眼鏡外,不少人會利用激光矯視或晶體植入手術改善老花,但有可能出現細菌感染,但新技術因不會有傷口,故感染風險極低。
在醫院任職護士的梁小姐(47歲),早於40歲已開始出現老花,「唔想畀人知自己有老花,但工作需要成日要處理微細儀器,有好微細嘅線要剪,剪極都剪唔到,藥樽嘅字又好細粒,有時對藥名睇唔到好尷尬」。她一直佩戴遠視隱形眼鏡矯正視力,但因覺得有衞生問題及不方便,今年初接受了「飛秒激光」改善老花,她表示手術後兩、三個月也看到光圈,但其後情況已大有改善。

由德國引入的嶄新矯視儀器,只需15秒可改善老花問題。

技術未普及待改進

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會長周伯展表示,此技術仍未廣泛應用,加上數據不足,建議市民等待技術成熟後才使用。他又指以此方法改善老花,或會因激光刺激角膜導致發炎,嚴重或會永久影響角膜清晰度,令視力受損。由於老花對視力影響有限,認為市民未必有急切需要使用侵入性方法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