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國務院推出文件清理地方融資平台後,財政部、發改委、人民銀行、中銀監擬聯合出台更具操作性文件,清理核實6月30日前,具公益性項目(如學校、醫院、公園等)投融資功能的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四部委聯合出手,顯示中央嚴控融資平台風險決心。
達7.7萬億高風險佔23%
截至今年6月底,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已達7.6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比例達23%。融資平台貸款的風險敞口約1.5萬億元,同期中銀監公佈整個銀行業的撥備約為1.3萬億元。
美銀美林全球研究經濟師陸挺表示,地方融資平台風險的確存在,但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貸款,並不會全部變成壞賬,因地方政府會出面解決。不過,他認為,在風險威脅下,中央會對刺激經濟負起更多責任,而非將負擔全部推給地方政府;同時,中央會通過發債等財政措施刺激經濟,減少對貸款的依賴,故「寬財政、緊貨幣」是下半年的政策基調。
6月10日,國務院下發文件,要求按規定清理地方融資平台。此次,除制訂金融政策的人行及監督銀行風險的中銀監外,主導財稅政策的財政部和把關項目審批的發改委也出面整頓,顯示中央對融資平台風險的重視。
有商業銀行支行行長向本報透露,「其實很多平台公司借了錢並沒有投向具體項目,而是存回銀行,實際貸款規模並不如中銀監公佈的那麼多」。
但自今年中銀監嚴查融資平台以來,各行已開始清理這部份「偽」貸款。該行長表示,中銀監要「擠水份」,又要「控風險」,銀行對於中銀監的要求十分重視,因會影響未來業務的開展。他表示,在發達地區的地方融資平台風險不高,因為地方財政充裕,地方政府會幫忙,但其他地區或不那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