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育與發展之間,經常惹起村民與市民對立,近日大浪西灣保育問題就惹起不少支持發展的村民不滿。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表示,新界人對保育問題怨氣與日俱增,尤其不滿政府將農地劃入不可發展區域,建議政府成立保育基金,在賣地收入中撥出某個百分比注入基金,向受影響村民提供象徵式租金,以免新界人藉燒毀土地等激烈行動,與保育者一拍兩散。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與環境事務委員會今天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大浪西灣保育問題,逾10名市民昨天先後向立法會發出式樣類近的電郵,力促政府致力收購大浪西灣,並將之列入不可發展的郊野公園範圍。
90年代有「密碼行動」
劉皇發昨天向傳媒透露,近日有不少村民就大浪西灣保育問題向他投訴,不滿私人土地也不可發展。劉皇發不諱言新界人近年對保育問題怨氣激增,尤其不滿政府不時將土地劃作不可發展用地,令村民就算興建丁屋也有困難。
他指,理解有些地點需要保育,但應同時考慮村民需要;為了取得平衡,建議政府成立保育基金,在賣地收入中撥出某個百分比收益注入基金,以便向受不可發展區域的村民提供租金作為補償。他認為政府不應忽視有關情況,透露在90年代初,有村民擬定「密碼行動」,計劃一夜間燒村,抗議政府嚴加管制新界土地,最終因為港府另設專責小組處理才擺平事件。他說:「如果政府唔想歷史重演,就要正視新界人怨氣。」
據了解,鄉議局曾與不少環保團體商議設立基金的建議,普遍獲環保團體接納。身為長春社理事的公民黨黎廣德指,長春社早已倡設保育基金,由政府動用公帑購買需要保育的地區,但澄清「唔係所有農地都要畀政府買起」。他指在成立保育基金前,政府必須搞好保育政策,包括檢討城規會法定圖則的管制問題、設立新界鄉郊事務組專責處理及取消丁屋政策。
大浪西灣擬納規劃範圍
【本報訊】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擬發展西貢大浪西灣農地,破壞天然景觀引發巨大迴響。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表示,正研究將該幅大浪西灣農地,納入發展規劃範圍,將來的任何發展也受到規管,土地發展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並需符合規劃因素。
日後發展將須申請
邱騰華表示,環境局昨日上午與負責地政規劃的發展局舉行跨部門會議,期望透過一個發展的審批地區圖形式,將土地納入發展規劃範圍內,目的是為該幅土地提供一個規劃框架,令將來的發展受到規管,中間涉及一些城規程序。環境局將與發展局共同研究,檢視現時保育政策是否有不足。不過,當中的細節仍有待跨部門進一步研究,他也未有交代農地屬私人擁有,如何在業權及環境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立法會環境事務及發展事務委員會明日將召開聯合會議,跟進大浪西灣事件,邱騰華表示期望在會議中能進一步交代規管該幅土地的資料。自傳媒及遠足人士揭破大浪西灣發展事件後,政府一直被炮轟保護本港自然美景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