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運動服裝品牌中國動向(3818)次季同店銷售僅增0.4%,遠遜預期,體育用品股全線回吐,作為龍頭的李寧(2331),估值較同業貴逾半,在中外品牌夾擊下,不足以維持高PE,不過其股本回報(ROE)及未來3年盈利複合增長(CAGR)勝同儕,股價跌返20元可考慮撈底。
早前內地公佈未來5年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前景報告,預測今年體育用品銷售額達84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12年會增56%至1312億元。表面上,作為內需股的體育用品股增長無限,但實際上李寧及中動向主攻的一二線城市,增長已經急速放緩,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則被361度(1361)及特步(1368)等進佔,這亦解釋李寧上月藉品牌創立20周年之際,換上新標誌,致力衝出國際、鞏固內地市場的原因。
見20元可考慮買入
運動股今年股價呈兩極化,中動向及李寧累跌24%及13%,反觀361度、特步以至安踏(2020)則漲逾兩成。中動向主力拓展一線城市,上季銷售近乎零增長,公司歸咎於中部及西南地區雨災影響銷情。
天氣因素可能只是季節性影響,但全球服裝巨擘Nike計劃在內地推低價產品,隨時是李寧的致命傷。據悉,Nike運動鞋定價會低至200至300元,進軍二三線市場,直接與李寧搶生意,後者現時運動鞋平均每對售300元。
大眾市場無突破,三四線城市則不及其他本地品牌,未來更要面對財雄勢大的Nike及adidas,李寧處於內外受困局面。而且,李寧為求清減舊標誌產品的存貨,日後會大幅減價,推低毛利。近年李寧整體毛利率已降至50%以下,去年進一步跌至47%。
估值上,李寧與安踏預測PE皆逾20倍,較特步、361度平均13倍PE高逾50%以上。不過其未來3年CAGR卻高達20%,今明兩年預測ROE亦有30%以上,冠絕同儕,相信中長線而言仍是龍頭首選。
李寧自4月底高見31.70元後反覆回落,並受制引伸而下的降軌,如進一步跌穿22元支持,將跌返20元,相當於預測PE約16倍合理水平。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