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業嚴限產能銅鋁鉛鋅產量由巨企主導

有色金屬業嚴限產能
銅鋁鉛鋅產量由巨企主導

【本報訊】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十二.五」規劃草案曝光,10種有色金屬產量至2015年,將控制在4100萬噸以內;並嚴格控制冶煉產能盲目擴張,又要求銅、鋁、鉛和鋅的產量高度集中在首10大企業。 記者︰周燕芬

分析師指,這將有利大型有色金屬企業,例如中國鋁業(2600)和江西銅業(358)。

14港上市企業料受影響

有關政策對本港至少14家有色金屬上市企業有影響(見表),當中屬行業龍頭股的江銅,昨收報16.98元,升0.8%;中鋁則跌0.15%至6.58元,但中鋁A股則升6.4%。
《中國證券報》引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在上周五舉行的「2010中國銅鈷資源高峯論壇」上,首次披露有色金屬行業「十二.五」規劃草案,要求至2015年銅、鋁、鉛、鋅排名前10大企業的產量,要佔全國總產量比例,分別達90%、90%、70%和70%;建議國家繼續鼓勵地方大型企業發展。
報告又嚴格控制冶煉產能盲目擴張,淘汰落後產能,計劃到2015年粗銅冶煉控制在500萬噸內;電解銅控制在650萬至700萬噸;氧化鋁控制在4100萬噸內;電解鋁控制在2000萬噸內;鉛冶煉控制在550萬噸內;鋅冶煉控制在670萬噸內。
建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蘇國堅稱,以往中央亦鼓勵這些行業由大企業領導,這次則更具體訂出數字目標,將加快行業重整;並繼續嚴控行業產能過剩現象,將有更多細規模企業關閉,市佔率高的大企業將受惠。

重整料加快汰弱留強

有業內人士預期,未來有色金屬冶煉總產能擴張空間將相當有限。
資源自給率方面,報告指,至2015年爭取中國的銅、鋁、鋅礦產原料保障能力,分別達到40%、80%和50%;再生精煉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佔當年精煉銅、電解鋁、精煉鉛產量比例分別達40%、30%和30%以上。
今年4月公佈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的通知》,已明確有色金屬行業2011年底前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
今年2月,工信部亦已向國務院上報指導意見,就推出有色金屬行業兼併重組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重點消除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併重組障礙。
目前由於中國實行分稅制(中央稅與地方稅分開)和轉移支付制(中央考核地方財政收入能力轉移財政資金給地方)的財稅體制,故有些地方政府擔心,被重組後的企業將不再為地方財政作出巨大貢獻,指導意見正研究解決此障礙。

有色金屬股業務概覽

─銅─
相關上市公司:
江西銅業(358)
新鑫礦業(3833)
興業銅業(505)

─鋁─
相關上市公司:
中國鋁業(2600)
天元鋁業(8253)
興發鋁業(098)
五礦資源(1208)

─鉛、鋅─
相關上市公司:
悅達礦業(629)
湖南有色(2626)

─鎳─
相關上市公司:新鑫礦業(3833)

─錫─
相關上市公司:雲南錫業(263)

─銻─
相關上市公司:湖南有色(2626)

─鎂─
相關上市公司:南亞礦業(705)

─鎢─
相關上市公司:湖南有色(2626)

─鉬─
相關上市公司:
洛陽鉬業(3993)
湖南有色(2626)

─稀土─
相關上市公司:中國稀土(769)

註:僅列部份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