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期人幣交收或港面世

遠期人幣交收或港面世

【本報訊】標誌着本地人民幣業務邁向新一頁的新修訂《清算協議》,除引發一系列個人理財金融產品啟動外,銀行同業市場拆借市場近日亦見活躍。繼人民幣首宗現貨交易在上星期出現後,財資市場人士指出,可交收遠期合約(Deliverableforward),技術上亦可隨之而來,在本港這離岸市場出現。

銀公將再晤金管局

不過,業界人士指出,由於交收遠期合約仍屬起步階段,成交量仍然較小,因此未來以美元為結算單位的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與交收遠期合約,預料會繼續存在,並因應需求及交投量而出現一定價格的差異。
此外,據悉,銀行公會各成員銀行的代表,本周二將再與金融管理局副總裁彭醒棠及阮國恒,就人民幣業務新修訂協議下,各業務運作及技術操作,與該局舉行交流會及查詢。
人民幣現貨已於上星期在港達成首宗交易,金額雖少但具有里程碑作用,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表示,隨着現貨交易的出現,技術上人民幣離岸交收遠期合約亦絕對可行,但畢竟現時需求仍不多。

技術可行惜需求少

他表示,在累積大量交易規模前,交收與不交收的市場均會並存,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要,包括貿易對冲或以交易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