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電影頻道看了《奇幻逆旅》,其中有一角色講了一句話:你最愛的人離你而去之後,你才會知道她對你多麼重要。
這也許不算什麼金句,但進入我耳中卻引起好久好久的深思,反覆細味。是的,她離去超過一年半了,我越來越覺得她的重要,但她在的時候卻沒有她多重要的感覺,因為似乎一切都那麼自然存在、理所當然。「多麼重要」真是她不在了才感覺到。
七月是她的日子,也是我們的日子。她身份證上的生日是七月一日,實際的生日是七月二十三。這種錯誤是因為我們出生那個時代,家中只記得舊曆生日,到登記身份證時就隨便選了相近的一天。她的舊曆生日是六月初六,通常也在新曆七月,今年是七月十七日。我整天在家以她的照片作伴。
七月是我們的日子,是因為七月二十五日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今年是整整五十週年,所以昨天是我們的金婚紀念日。她在的時候,我們什麼節慶或彼此的生日都可以忽略,唯獨七月二十五這一天兩人都不會忘記,世上也只有我二人會知道會記得。昨天我也整天在家與她的和我們的照片為伴。
前兩天讀到九十三歲英國女作家愛西爾(DianaAthill)一篇關於老年的演說,她談到面對失去親人和自己逐漸走向人生終點的感受,她說:對抗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細節。
為什麼我多年前沒有讀到這樣的句子呢?為什麼我當年這麼忽略許多細節呢?為什麼過去生活的種種細節現在才不斷湧上心頭呢?
我應該滿足了,因為至少曾經擁有過真愛,只可惜當年沒有珍視許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