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蔣管區」出來的胡錦濤 - 孔捷生

探針:「蔣管區」出來的胡錦濤 - 孔捷生

胡錦濤清華出身,須知清華大學是當年「蔣管區」。前教育部長蔣南翔是清華人,他把該校視為「中央蘇區」。蔣南翔政治上極端保守,看看他力薦的繼任者、同是清華大學黨委書記出身的教育部長何東昌在八九學潮的表現就略知一二。
八十年代北大是思想活潑的「解放區」,故而幾次學潮都發軔於北大。反觀「蔣管區」,清華大學女生到北大串門,一頭披肩髮,但回校邁進清華大門之前,她們都得乖乖把頭髮紮起,原來清華規定女生不許留披肩髮。此校規由來已久,乃蔣南翔當校長時所定。
早在六十年代,蔣校長就宣稱:「清華培養的學生,要成為二十年後國家政治生活的骨幹。」二十年之後,蔣語錄果然應驗,因為「蔣管區」把又紅又專落到實處,驀然回首,自胡錦濤以下四個政治局常委都是清華人。
趙紫陽晚年評說胡溫是「好人」,但胡錦濤「傳統觀念更多一些」。胡履新時要求政治局學習憲法,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新三民主義,顯示出好人的一面,但要學習朝鮮古巴,則顯示傳統觀念的一面。
胡錦濤努力最後一把,要做好人留名聲,就是二次土改「土地自由流轉」,惜乎政令連中南海宮牆都出不了。而今民怨鼎沸,社會再也和諧不下去了,胡錦濤新近頒詔,全國公安系統「開展為期七個月的嚴打整治行動」,官方媒體為嚴打造勢,泛社會野火一般蔓延的維權運動,被概括為「有組織犯罪和個人激情犯罪」。溫家寶不是說社會存在「深層次矛盾」嗎?不是說「社會公平正義比太陽更有光輝」嗎?莫非嚴打能化解深層次矛盾,可以整治出公平正義的萬丈陽光?
嚴打運動始於一九八三年鄧小平的指示,即置法律程序於不顧,雷厲風行地「從重從快」。如今嚴打「金猴奮起千鈞棒,只緣妖霧又重來」,轉眼間一批維權律師被拘押,中國繫獄律師本來就為數最多,這下更添若干。另有人權活躍人士,救助訪民的義工被毆打、被恐嚇、被抄家。嚴打不是整治腐敗,而是撲滅群體和個人的維權事件,哀哉!
胡錦濤另一舉措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給農村黨員發津貼或變相津貼,把「支部建在連上」原則擴展到民營、外資企業。今歲七一黨慶,普通黨員也與有榮焉,領受公費旅遊,發放禮品等等。共產黨號稱「三個代表」,卻把民脂民膏化為黨產,再饋贈無產階級先鋒隊,不如「四個代表」,把國庫也代表了吧。
由此可見,胡錦濤「好人」做不成,也不打算做了。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