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宿命 - 高慧然

作家的宿命 - 高慧然

鮮有拋頭露面的村上春樹在接受法國雜誌《Courrier》的日文版訪問時說:「我很直率,想過安靜的生活,唯獨寫小說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個特別的存在,但不寫小說的時候,只是一個普通人,所以我不上媒體,包括電視和電台在內……」
原來,村上春樹不愛接受媒體訪問的原因是嫌棄自己太普通,「只是一個普通人」,故此乏善足陳。
村上是天生的寫作者,故此有異於常人,一旦埋首創作,便如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裏,他是個特別的存在,與現實生活中普通平凡的自己大相徑庭。一個人穿行在兩個世界,以兩種身份活着,進入寫作狀態時是大腦無比活躍,內在無限豐饒的自已,腦袋中千百萬個念頭,彷彿分屬於千百萬個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不吐不快。於是,坐下來,把故事寫出來,把故事寫下去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寫作者的使命。
J.K羅琳大約也有相同的感受,某一天,她開始在一間小小的咖啡館坐下來,攤開稿紙,人物一個一個接踵而至,故事以畫面的形式呈現於腦海,她像是走進了人物的故事之中。她要做的,只是把這一切用文字呈現出來。
優秀的作家往往不是自己選擇了職業,而是職業選擇了他或她。那也算是一種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