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專訪大成基金掌握資金流靠香港 有利作投資抉擇

基金專訪
大成基金掌握資金流靠香港 有利作投資抉擇

內地第七大基金公司大成基金09年在港設立子公司大成國際,為開拓國際市場踏出第一步。大成國際總經理連少冬接受本報訪問時,談及香港的優勢,就是讓她把握市場資金流向,她更以「春江水暖鴨先知」來形容香港資金市場,這感覺有助她作投資抉擇。
記者:臧倩

管理千億元人民幣資產的大成基金,與其他勁量級基金公司如嘉實、華夏等,早已部署在港大展拳腳。各基金佈陣不一,大成一開始便向香港證監會申請證券交易、證券顧問與資產管理三個牌照,是唯一一家內地基金公司,擁有三個牌照,同時申請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牌照,本月12日更成功將大成中國消費ETF(3071)在港交所上市。

力谷主題指數產品搶客

按牌面,大成國際「走出去」應滿腹大計。連少冬表示,香港雖為國際化戰略的橋頭堡,但大成的國際化發展步伐並不着急,作為內地「老十家」基金行的大成,向來以投資風格穩健見稱,今後的海外擴張計劃顯然繼承這穩健基調,強調目前一切以做好香港市場為主,先扎根香港,再考慮向外發展。
連少冬表示,香港市場是海外市場的一個縮影,所有大型金融機構都在香港設有辦事處,在香港市場的競爭,可代表在全球市場的競爭。
更重要的是,身在香港可幫助連少冬把握市場資金流向,作出明智的投資抉擇。只要她身在香港,在產品開發及與客戶商討的過程,她就可把握客戶投資需要,從而掌握市場資金流向。
現階段,大成在香港要盡收「天下兵器」,連少冬認為,通過優質產品吸引顧客是不二法門,繼大成中國消費ETF後,公司正積極開發更多具備投資價值的主題指數產品,以及其他公私募產品,但具體計劃仍在制訂中。
連少冬表示,好產品可發揮「造血」功能,令知名度和客戶群增加,接下來是等合適的時機,然後按公司本身能力、發展計劃匹配地發展。

瞄準小QFII吸歐大戶

說到中港剛簽署的人民幣《清算協議》以及小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連少冬笑着回答,這是大成的「花紅」,她說,大成目前85%客戶是海外客戶,主要為歐美及亞太區資金。
目前,歐洲有很多機構投資者正等待投資A股市場的機會,公司也積極向內地就小QFII政策提出建議,但並未透露具體細節。
連少冬認為,作為老牌中資證券商,大成對A股市場的投資、運營、產品設計都十分熟練,一旦獲准染指相關投資業務,對大成國際而言都是「駕輕就熟」。她稱,現在只等政府條例細則出台,看看在新規則下如何進行產品設計,並認為只要有機會,一定能做好。

缺乏方向
A股今季料窄幅上落

「預期」這詞語,今年苦了內地基金經理。大成國際資產管理總經理連少冬解釋稱,今年經濟形勢很好,股市仍往下走,正反映大家對市場預期的分歧較大。基金經理可按國策和數據作判斷,但預期屬「虛」,猜的成份高。
儘管難,作為基金經理也要評後市。對於第三季A股走勢,連少冬指處於市場觀察期,很難談大方向,應仍以區間震盪為主。她的理據是現在中國仍處於經濟周期低位,政府接下來不會再出台更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政府政策進入觀察期,加上歐美等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令A股市場欠具體方向,大家仍在揣摩市場心態,股市將在不太寬的範圍內震盪。

金融內房原料股或反彈

當然波動市也有選擇,連少冬表示,今年是中國股市值得被記住的一年,因為今年股市的結構會發生變化。06、07年的時候炒「五朵金花」(汽車、鋼鐵、石化、電力、銀行),但在未來可能大的都炒不了,建材之類都沒得炒。
不過,進取的投資者可投資一些周期性的股票,如金融、地產、原材料等,那些股價被壓得越低,反彈力將越強,在反彈的過程中,表現也可能越好。如果是追求穩健的投資者,則應該偏重「選個股」,盡量選擇有明確穩定增長的企業、大型機構,或相對保守的公司,以業績推動股價,這種投資方式便適合目前市場形勢。
對於處於強力調控的地產股,連少冬認為,今年也不太會有「絕地反擊」的機會,她指,政府今年打壓對房產市場的投機需求,改變房產市場多年來運營的模式,地產商賺錢也比以前困難,因此地產股不會再像前數年般火紅。

打滾多年
舵手連少冬人脈廣

連少冬來自湖南,為大成在港打天下。原來,連少冬在港已打滾多年,擁有一子的她曾經在荷銀工作8年,更在星展銀行旗下唯高達證券工作了5年,「我在香港業內的朋友,可能較本地人還要多。」

人生如投資要把握趨勢

專業加本港人際脈絡,令大成要將她羅致成為擴展海外市場的「盲公竹」,連少冬終於在2000年加入大成,她答應加入大成這團隊,原因簡單,就是「人生事業與投資差不多,都需要把握大趨勢。」
連少冬說,到了海外市場,才知道錢是多到甚麼程度,「最不缺、最不值錢的就是錢,比錢更重要的是好資產,目前中國的資產普遍被認為是好資產。」怪不得大成國際要申請提供資產管理牌照。
至於如何說服歐美及亞太區客戶投資大成基金,她表示,主要靠中國經濟好,海外客戶會來找大成,大成主要負責提供能夠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內地投資者方面,連少冬表示,內地的投資基金都很強,最強的投資者都在內地。「除了漲跌停(指A股),投資者都已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