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腮頸之間突然長出凸起紅疹,除可以是良性的粉瘤外,也有機會由於皮下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腮頸瘺管。威爾斯親王醫院近年接獲一名50歲女病人,腮頸有紅疹之餘,更長期受喉嚨不適及口水帶血困擾,開刀後發現,病徵均由皮下一條15厘米長的瘺管引致;醫生籲有病徵者盡快求診以免受喉痛及流膿之苦。 記者:陳凱迎
該名50歲女病人本身不煙不酒,曾罹患抑鬱症,數年前做過手術切除聲帶瘜肉。近年,她由於喉嚨持續不適,並有口水帶血的情況,遂到威院求醫,但醫生替她進行耳、鼻、喉,甚至是齒科等檢查後,都找不到原因,只能繼續觀察其病情。
搓揉感到條狀組織
然而,女病人的病徵一直未有好轉。求診一年後,女病人左邊腮至頸之間的位置,出現了一點凸起的紅疹,在皮膚表面搓揉時,會感到紅疹附近有一條條狀組織,同時口腔內更會出現一陣陣難聞的味道。磁力共振結果顯示,紅疹是由一條連接到下巴附近的瘺管(Fistula)造成,女病人其後同意接受手術將瘺管切除;整條瘺管長達15厘米,術後女病人口水帶血及喉嚨不適等症狀亦告消失。
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吳少君表示,生長在腮頸位置的瘺管是由皮下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絕大部份患者會在凸起的紅疹表面,出現一個流膿的小孔,有人一出世便有病徵,亦有人的病徵會突然出現。但吳指出,如上述女病人般,腮頸位置只有無開孔紅疹的情況,實屬罕見;女病人口水帶血及喉嚨不適病徵,則由瘺管感染所致。
不少人會將皮下瘺管與粉瘤混淆,「多數人以為凸起嘅紅疹就係生粉瘤」,故他提醒,一旦紅疹長在腮頸位置,按下時又感覺到紅疹附近有條狀組織,便有機會是瘺管而非粉瘤。
皮下細胞分裂失常
一旦證實罹患的是腮頸瘺管,只可以利用手術將瘺管切除。但瘺管的形成可謂毫無先兆,「同遺傳可以話係冇乜關係」,皮下細胞突然不正常分裂的原因,同樣仍然未明。吳說,雖然腮頸瘺管並不足以致命,但喉嚨不適及口水帶血等病徵,都足以對生活造成困擾,故他呼籲,倘出現相關病徵,便應及早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