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為,在推動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過程中,取消個人每日兌換兩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限制,暫時不是逼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最重要是落實回流機制,讓留港人民幣有更多投資渠道,從而提高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促落實人幣回流機制
陳家強形容,留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等於「塘水」,政府要設法把塘水擴大,他希望市場加大投資渠道,就可以增加市場儲存或兌換人民幣的意欲。
最佳例子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修訂《清算協議》,銀行可拆借人民幣來提高收益後,銀行立刻願意提高人民幣息率來吸收人民幣,此舉令市民兌換人民幣的意欲大增,也願意保留從貿易收到的人民幣,不輕易兌換回港元。
因此,政府正在爭取盡快落實回流機制,包括「小QFII」,讓在港的人民幣有更多投資渠道,增加人民幣的循環途徑。
陳家強預期,發展初期,債券及基金將會首先在市場推出,公司在港上市籌集人民幣不會立刻發生。
至於個人每日兌換兩萬元的限制,陳家強認為,暫時不是關注重點,「每日兌換2萬元,30天便能累積60萬元」。
他表示,這只是供求關係,若銀行加息吸收人民幣,市民又有興趣持有人民幣,便會去兌換,只是時間快慢問題。
倡港滬合作推廣產品
此外,他建議,香港與上海將來可為人民幣國際化進行聯合路演,共同向市場推廣人民幣業務及金融產品。不過,這建議暫時仍處於概念階段,未有具體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