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人物:不玩樓市接火棒遊戲王坤要在居屋終老

星期天人物:不玩樓市接火棒遊戲
王坤要在居屋終老

多年來句句都衝着政府及地產商而來,天生不賣賬的性格,令他做事小心翼翼,不會貪圖眼前利益,正因為此,投資時總不沾手地產股;一家三口住在500多呎的居屋單位,也不買私樓。少了炒股炒樓這些發財機會,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做人最重要是憑良心說實話,生活平淡些,至少不會後悔。

房委會分拆資產予領匯上市、天水圍居屋短樁事件、「孫九招」托市……政府失敗的房屋政策、醜聞數之不盡,凡批評房屋政策及醜聞,少不了王坤一份,令他的名字經常曝光。他是房委會其中一個任期超長的委員,由96年做到08年,足足12年,幾代主管房策高官都畀面他。他也是公屋聯會主席,由97回歸至今,看盡本地樓市起起落落。

當年政府停建居屋,王坤(右二)上街抗議,指當局明益地產商。

為讓市民有安居之所,王坤(左)親力親為宣傳街市清潔運動。

與地產商劃清界線

人稱「坤爺」的王坤有一定江湖地位,對公營房屋政策瞭如指掌,批評快而準,當年引入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他直斥有漏洞:「機制唔加入通脹因素,對租戶點會公平?」當董特首的「八萬五」不存在後,政府要收拾樓市爛攤子,他說招數虛多於實,「當年孫九招停建停售居屋,無非都係托市穩定私樓價格」。雖然只是民間壓力團體領導人,但王坤對利益衝突很敏感,故比很多公職人員還謹慎,獨善其身與地產商劃清界線。退休10多年,王坤變成專業散戶,他自言是穩陣派,投資股票從不跟消息短炒圖利,一味長揸收息。他買股有兩個堅持,一是不買本地地產股,就算派息多、股價吸引也不為所動,以免被指有利益衝突,「我唔想買佢哋公司啲股票,總之就唔想買」。
不買本地地產股,王坤投資組合的中堅分子是滙豐、中移動、中人壽及江西銅等大藍籌或中資龍頭股,他說長揸回報不俗,財息兼收,「收息都幾和味,可以夠生活」。王坤買股第二戒條,是不投資內地煤炭股,原因相信很多香港小股民想也未想過:「內地每年煤礦災難都死好多人,佢哋賺嘅錢都係工人用血汗換返嚟!」由於不願賺這些「血淚煤炭」的錢,因此他從不買內地煤炭股。

王坤曾批評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右)的「孫九招」,只為托市。

良心散戶眼光獨到

當上市大公司對企業良心也不太在意的時候,這個「良心散戶」真的十分罕見。投資講良心,也要狠心,王坤掃貨快而準,98年金融風暴、03年沙士及08年金融海嘯,他都趁機會撈底入了不少大藍籌,「滙豐30幾蚊都買過,家個價都一個double啦」。買股票人棄我取,置業亦然。97年年中,樓市陷入瘋狂,人人都在買樓炒賣,賺快錢不亦樂乎,王坤卻反其道而行,用104萬元買入將軍澳廣明苑500多呎居屋單位自住,「當時好多居屋準買家都撻定,唔要層居屋去買私樓」。
他說當年同區私樓將軍澳中心,約500呎單位大約130萬至140萬元,因此吸引不少居屋業主把單位賣回給政府,轉買私樓投資、炒賣。「當時人人都買私人樓,惟獨係我買居屋」。不跟大隊的人,總要承受一些壓力,王坤說當年決定買居屋,惹來太太微言,「老婆啲姊姊、妹妹個個都買晒私人樓,層層樓家都值幾百萬,有啲仲唔止一層㖭」。
雖然太太不悅,事實上他也錯過了一些樓宇升值賺錢的機會,但王坤說無意玩樓市接火棒遊戲,打算在居屋終老。「居屋目的係為咗市民有安居之所,我家有咗呢個居所,就算唔買私樓都唔會後悔」。近半香港人住在資助房屋,王坤既是公屋聯會主席,當然成為政黨拉攏對象,他說從沒想過加入任何政治團體,亦無意參選,「政黨都知我性格,所以冇人夠膽搵我加入政黨」。
與其說政黨清楚他,不如說他看透政黨,02年立法會通過停建居屋托市,八年後,各黨派又一致通過要求復建居屋,他看在眼裏,沒多評論,只是說有些事情,加入了政治因素,便可能扭曲居民訴求,為居民做更多好事也沒意思了。

將與前高官搞智庫

做公屋聯會主席是義務性質,不過王坤每周一至五早上都會返聯會在觀塘的辦事處,做一些公務,看看報紙有甚麼房屋新聞要跟進,下午就到地區處理居民投訴,十多年如一日,他說其實兩年前已不想連任公屋聯會主席,但委員一致要求他不要退下來,但他去意已決,明年任期屆滿便離任,「唔係唔想繼續幫居民,而係我做咗咁多年,都應該有新人上任,如果唔係就冇進步」。他透露卸任後會籌組一個集學者、前高官及熱心人士的智庫,研究本地房屋政策。
記者 馮永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