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很必然 - 毛尖

毛尖:很必然 - 毛尖

六壯丁打一老婦,結局是?
壯丁抱頭鼠竄!
這是金庸小說。不過,也是現實。就是,這現實多了一個曲折,事情是這樣的:老婦陳玉蓮,因為有事到湖北省委找人,不過被門口的便衣警察認為是上訪人員,只有四十公斤重的陳玉蓮就在省委門口,被六大彪夫持續毆打了十六分鐘,錄像顯示,當老婦四腳朝天摔在地上時,四個警察還把她「足球一樣」連踢六腳。
六警察十六分鐘拳擊下來,竟全國聞名了,因為這次他們打錯了人,陳玉蓮不是普通老婦,她是湖北省政法委綜治辦副主任的夫人。所以,六壯丁開除的開除,記大過的記大過,總之,好像蠻快人心的。哼,警察,呵,警察!
在我的少年時代,警察是我們安全感的源頭,現在,我們用警察來嚇唬孩子,這個,已經是常識。就事論事地說,六警察群毆老婦事件,對警察的形象倒也無所謂損傷,這就像這兩年的股票,早就跌無可跌。而這個事件之所以引起全民關注,主要倒是,武漢方面的公安負責人跑到醫院給廳級幹部夫人道歉,憨厚表態:「打人純屬誤會,沒想到打了你這個大領導的夫人。」
因此,再樂觀的市民也看得出來,我們升斗小民被「誤會」是沒有翻本機會的,而且,被誤會,被追殺,或者被送精神病院,都活該我們自己倒霉。所以,這個新聞其實是解釋了最近的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新聞。
這個新聞是這樣的:湖南農民陳凱旋,因為在溫家寶視察湖南防汛工作時,主動向總理反映了村裏塌陷大坑的問題,一夜之間成了當地名人。不過,這個名人當天晚上就逃走了。他自述,他引着溫總理去看村裏的大坑,但是一位隨行幹部和一個公安民警過來對他說了句:「你將來沒有好日子過。」因此,晚上睡覺,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擔心來人是來實施抓捕行動的,陳凱旋從鄰居家樓梯翻過,逃了。
有意思的是,陳凱旋也獲得了一個相對光明的結尾。具體情節我想熟悉國情的人都可以會心一笑,反正,當記者幾經曲折歷時半月終於找到陳凱旋時,他表示:「我現在過得很好,不害怕了。」話是這麼說,可是陳凱旋因為害怕,已經把辛辛苦苦養家餬口的菜店低價抵售了。
如果你問我陳凱旋事件的關鍵在哪裏,我會說,因為他見的是溫總理,這就像,六壯丁完蛋,是因為打了官夫人。這點,有人反對嗎?
呵,有人反對,爾冬陞舉起了他最近的電影《鎗王之王》。看得出來,就影片的結構和線索來說,《鎗王之王》可說令人激動。甚至,鎗王古天樂開不開槍的抉擇,簡直就是哈佛教授桑德爾的一個哲學命題。桑德爾在哈佛上《正義》課,二十年來,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他這樣上課:如果你是一個電車司機,你可以為了避免撞死五個人,而改道撞死一個人嗎?如果你是一個醫生,面對五個中傷病人和一個重傷病人,救了五個就不能救那一個,你怎麼選擇?

桑德爾用一系列的極限問題敦促學生思考,既是道德困境,也是哲學困境。事實上,《鎗王之王》一開始,我眼一亮,以為爾冬陞要為桑德爾拍教學片,「古天樂可以為了救人而犯法嗎?」但十分鐘以後我就放棄了,爾冬陞要講的,不是大多數人的故事,而是一個人的故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事故,不是世故。
我把兩個新聞和一個電影放在一起說,不是要微言大義,想說的其實也就一句話:陳玉蓮被打很必然,陳凱旋逃走很必然,如果,古天樂殺人也很必然,那麼,《鎗王之王》就牛B了。
文: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