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書展寶物被迫沉歸底,因文藝廊雖展示多位文學大師如季羨林、白先勇等手稿,以及國畫大師趙少昂作品,但場內指示卻不足,令不少人未發現此展廳,錯過寶物,有心人也要幾經辛苦才找到。
展出多位名家手稿
書展人山人海,但當中文藝廊有點門庭冷落,其實它位於會展舊翼,售票處右側,但不少人購票後便向左走,到新翼有主要書商的1及3號廳,職員也多沒提示可先到文藝廊參觀。市民進入1及3號廳後,極難折返文藝廊,令不少有心人不滿:「兜咗好耐都入唔番去呀。」作家小思建議大會在入口處多作宣傳及提示。
文藝廊滿是寶物,包括胡適、許地山、白先勇、國學大師季羨林等人的手稿;由季老鑑定的巴厘文貝葉經,更是供奉於佛祖前的寶物。現場也播放多套影片講述季老、白先勇等人的文藝創作路。
文藝一脈相承,愛書的很難不愛畫,國畫大師趙少昂多幅作品不可錯過;愛畫的也很難不愛音樂,廳內有中樂表演,更有最古老戲曲崑曲講座及演出。書迷不妨購票後即往右走,在樂聲中欣賞文學世界,才到其他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