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政治險情處處 - 韓連山

密室政治險情處處 - 韓連山

政改方案於六月二十四日通過後,民主黨在市民壓力下於七月八日公佈「政改六人工作小組報告」(下稱「報告」)。七月九日梁愛詩公開發出聲明,指出「報告」內沒有提及的初次會面的日子,並非如「報告」所述的二月十七日,而是兩個月前,即十二月二十二日。她澄清會面並非中央作主動,更說明會面是「他們兩位(何俊仁和張文光)表達希望與中央對話,談論政改問題」而促成的。
眾所周知,民主黨是於十二月十三日的大會表決不參與五區公投運動的,要牽強解釋十二月二十二日的初次會面與十二月十三日的反公投表決沒有關係,民主黨即使再度公開解說,市民是會用其雪亮的眼睛作出判斷的。

要民主黨逐步疏離支聯會

「密室談判」中間人梁愛詩並沒有就此罷手,於七月十二日接受《亞洲週刊》訪問,再次就「密室政治」事宜回應記者。當記者問梁愛詩怎樣理解在破冰後「中央不再提支聯會問題」時,梁是這樣回答的:「中央表達得很清楚,是希望民主黨逐步疏離支聯會,我注意到,是『逐步』。所以,我認為會有一個較長的時間去達至,而不是說要馬上疏離。」
民主黨於「報告」中也提及中央這個「希望」,並立即表示「這點不能接受」。但是中央這個「逐步疏離支聯會」的要求是「表達得很清楚」的,民主黨諸公總不能聽而不聞,把中央談判要求視若無睹吧。究竟在以後密室談判過程中,民主黨怎樣向中央展示他們的「逐漸疏離」大計?是用「溝淡」還是「量變造成質變」手法?筆者向張文光表達這質疑時,張文光說他們堅持不可能和支聯會疏離,中央就不再提此事了。
中央通過「傳話人」梁愛詩說得很清楚:「如果要提出結束一黨專政,就不可能互相溝通了。」但是二十一年來支聯會目標一向有「結束一黨專政」這要求,「密室政客」又怎可以迴避這個問題?密室政客既要溝通,又信誓旦旦聲言不可能妥協掉支聯會這個堅持了二十一年的要求,難道中央容許他們繼續要求「結束一黨專政」?合理的推測就是雙方就此問題已達成「共識」。可惜的是,公眾不知密室內「共識」了甚麼?筆者亦就這點向張文光查詢,他以「求大同存大異」這原則解說這就是中央和民主黨的共識。雙方同意六四是「大異」而「大同」便是本地的民主政制向前走這方向。
「破冰」後的「密室談判」會怎樣發展下去?記者問梁愛詩「以後雙方還會不會有這樣的互動?」梁說得再清楚不過:「這要看中央的態度和民主黨的表現。我曾對何俊仁說,既然他們有對話的意向,就應該務實解決問題,大門打開了,要好好利用這個渠道溝通。」

泛民派各說各話各走極端

觀乎最近民主黨於七月十八日的集思大會後聲言「會繼續擔當在野黨的角色,不會加入執政聯盟或行政會議」,似乎又欲走回「強硬」路線。但是,既已溫和軟化,中央會任其「強硬」下去嗎?而市民又怎會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民主黨所謂的「會繼續向中央爭取民主」聲稱,在密室的掩映燈光中,公眾被蒙在鼓裏的情況下,又會否再一次妥協掉一直堅持的原則?相信民主黨亦受了教訓,密室會談雖是手法,卻要謹記表裏如一的原則。市民不知會談詳情,對密室政客也惟有寄與信任。但政情險惡、民心惶惶,也難怪在一片喧鬧聲中,泛民派各說各話以至各走極端。
韓連山
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