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醫院疑毒蒼朮處方300病人

東華醫院疑毒蒼朮處方300病人

【本報訊】繼上環一中藥店出售的蒼朮含有毒物質後,東華醫院中醫藥臨床教研中心所配發的蒼朮,也因摻有烏頭鹼雜質,服用後可致中毒,衞生署呼籲市民停服由該院處方的蒼朮。醫管局追查證實各院曾處方蒼朮給300名病人,正逐一聯絡提醒停用,暫未接獲有病人服食後中毒報告。

醫局14間中醫門診停處方

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在恆常監察時,發現東華醫院一個蒼朮樣本,摻有烏頭類生物鹼的雜質,衞生署已展開調查及追查來源,從該院取走更多蒼朮樣本進行測試。醫管局發言人表示,正聯絡300名曾獲處方蒼朮的病人;為安全起見,轄下14間中醫門診昨日起即時停止處方蒼朮。

烏頭鹼中毒可致麻痹昏迷

衞生署前晚公佈一名老婦服食上環永和興中藥材零售商出售的蒼朮後,出現阿托品及東茛菪碱中毒,署方已撿走該店所有蒼朮作緊急化驗。
中醫師彭明慧表示,蒼朮本身無毒,性溫,具燥濕散寒功用,主治因脾虛引致的泄瀉、風濕痹痛、關節腫脹及風寒感冒等。她估計摻雜烏頭鹼的原因,可能是製造或包裝時交叉污染。
烏頭鹼中毒可引致口腔及四肢麻痹、暈眩甚至昏迷。本港今年五月曾有一名36歲女子,服食由仁濟醫院中醫門診處方中藥後出現烏頭鹼中毒,一度入住深切治療部,其後康復。追查後發現有中藥受烏頭鹼污染。
另外,衞生署提醒,治療肝炎的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藥物可引致橫紋肌溶解,出現肌肉疼痛和乏力症狀,認為醫生處方時要留意有關風險。

中藥蒼朮本身無毒,具燥濕散寒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