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日日賞弄至滿城風雨,一直以來,保安與方便是相反的。越容易的東西如自動增值、自動獎賞,便越有保安問題,當你享用優惠的同時,也犧牲了私隱。
收集資料的行動由來已久,當大家使用信用卡,電腦系統已記錄了交易細節。持卡者在申請信用卡時,已把個人資料交予信用卡公司及銀行,你的消費模式已被商家掌握。近年在市場學流行利用尖端的統計模式去開採數據(DataMining),如消費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個人及家庭收入、興趣等,商戶肯定如虎添翼,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私隱比小便宜更珍貴
這次的問題是涉及人數多,八達通有數以百萬計的用家。一張用作支付車資,或是小額消費的付款媒介,現在大家因小小獎賞,便甘心奉獻了私隱。八達通有沒有牴觸私隱條例,執法當局自有分曉,以後大家填表格時,不一定要提供全部個人資料。在日日賞的表格中有關收入、婚姻狀況及教育程度等,都不是必須的資料,而地址、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電話等卻是必須。一如購買投資產品,大家要問為甚麼要此等資料?若收集的團體把資料出售,其實對當事人相當不利。
我沒有用八達通自動增值服務,因不想中門大開。我也沒參加八達通日日賞,原因是我認為自己的私隱,比起那些小小優惠更珍貴。
有次與一位知名人士食飯,他竟然使用現金結賬!並非他沒有帶信用卡,而是不想留下消費蹤迹給別人。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