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誕 - 盧峯

師父誕 - 盧峯

今天起牀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跟老爸老媽喝個茶,好好慶祝「魯班師父誕」。
自從多年前結束木箱舖退休後,老爸再沒有好好慶祝過「師父誕」,也沒有再提這個日子。對他來說,離開了三行這行業,伙記客戶都沒有了,兒女都長大了不太愛留在身邊,實在沒有理由在農曆六月十三「師父誕」再擺幾圍酒高興高興。
是個手笨腳笨不靈巧的工人,每次看到我拆木箱、釘箱不夠俐落時,老爸總是搖頭嘆息,說「你做手作實餓死,姐手姐腳咁!」又不時提醒我要好好讀書,第時揸筆搵食唔使揸「鐵筆」(拆箱)。聽他多說幾次後有點不服氣,老想幹活可以爽手點、俐落點,不給他看扁。可惜手腳不靈巧看來是天生的,後天努力沒有甚麼大用,反因貪快弄的損手爛腳,或因鎚快手慢把手指當成釘子,打得又黑又腫!就是這樣,老爸從沒打算讓我接班,我也不得不接受事實,把心思放在唸書上。唯一想不到的是真的靠「揸筆」搵食!
做「手作」沒有天份,對魯班師父及中國的工匠倒是非常佩服;特別是不久前仔細看過《魯班經》後,更覺得從魯班開始的中國工匠不單是工匠,也是發明家、堪輿家、學者。他們發明、使用的工具精巧實用,他們的工作流程充份配合陰陽五行節氣時令,他們的成品精巧講究,少點知識、學問、經驗也做不來,也能誤人全家。
我們做的「木箱」跟魯班師父的成品雖然差十萬八千里,但有關技術勉強可跟他老人家拉上關係。今天既然是農曆六月十三,就借機再慶祝一下,紀念一下祖師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