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年輕人 有心臟病高危因素

八成年輕人 有心臟病高危因素

【本報訊】不少年輕人原來也潛藏心臟病高危因素,一項調查指八成年輕市民出現不同的心臟病高危因素,但逾六成人不了解暈眩及氣促均是冠心病徵,容易錯過及早求醫機會。
「香港年輕一代心臟健康」問卷調查訪問504名年齡由18至44歲港人,結果逾八成受訪者有心臟病高危因素,包括每星期少於一次30分鐘運動、經常進食高脂肪及高熱量食物、吸煙、中央肥胖甚至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其中有近九成人有上述兩項或以上要素。

六成人忽略暈眩病徵

除了心絞痛是心臟病病徵外,暈眩及氣促也是症狀之一,但調查發現有六成人不知道暈眩或頭暈也病徵,即使出現症狀也未能及早發現。47歲的李少英身形偏瘦,但愛吃高膽固醇食物,追巴士時多次出現氣喘及暈眩,還以為運動不足所致,檢查後才發現一條心臟血管已全塞,食藥無法控制病情後進行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而李永偕因飲食無節制、生活壓力大,雖有足夠運動,但仍在41歲參加壁球比賽時,突發性心臟病,需做通波仔手術。
註冊營養師林斐怡指,長期的生活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令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荷,容易導致心律不齊及心臟衰竭。從事金融、保險、教師等行業的男士工作壓力大,是心臟病高危群組。建議市民要有健康生活習慣,至少每兩年做一次身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