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預計下周公佈上半年業績的外滙基金,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拖累,令市場表現反覆,股滙齊跌,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昨在專欄《匯思》中撰文透露,鑑於投資環境困難,預計個別資產如長期持有的港股,價格會大幅波動,外滙基金可能出現「估值的虧損」。其言論相信是為半年度投資表現「見紅」,預先「放風」。
記者:劉美儀
由於外滙基金首季度投資賺108億元,意味第二季最少「蝕凸」首季獲利,即第二季有可能最少虧損逾百億元,不過,最終表現仍待公佈。
市價估值 次季蝕凸首季所賺
外滙基金自2001年開始公佈季度數據以來,共有11次季度「見紅」紀錄,最近一次虧損是2009年首季,投資損失為335億元;若以半年度計,則曾虧損3次,對上一次是08年下半年,投資損手399億元,08年全年則虧損達749億元,是外滙基金自金管局於93年成立以來,首次全年「見紅」。
下周派發的「成績表」,乃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自去年10月掌舵以來,首次半年度業績;他於5月份出席立法會會議時曾透露,今年首季度外滙基金投資收入,從09年底轉虧為盈,賺108億元。
反映外滙基金投資表現升跌指標的累計盈餘,按該局外滙基金資產負債表摘要顯示,5月底累計盈餘為5282.98億元,若與去年底數字5532.76億元相比,減少近250億元。
雖然累計盈餘與外滙基金實際虧損仍有一定偏差,前者經扣除庫房應向外滙基金收取的固定費用、外滙基金利息及其他支出之後,便錄得外滙基金投資收益或虧損,但今年首5個月累計盈餘較去年底的減幅,對預測上半年外滙基金賺蝕的表現,仍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名投資市場主管指出,外滙基金在次季錄得虧損並不出奇,因首季度帶來共226億元進賬的債券及其他股票投資,後者受歐債影響表現欠佳,而債券表現亦不算突出,升值有限,未能彌補其他投資損失。
港股歐元波動 下半年難樂觀
而港股與去年底相比,恒指跌幅更達6%,外滙基金持有的歐元組合,第二季料損手更多。歐元兌美元滙價,自3月底至今,跌幅已經超過兩成。
余偉文在文章中形容,全球投資環境困難,無可避免會對外滙基金表現造成一定壓力,該局預計,某些資產類別如港股,價格將大幅波動,外滙基金可能出現投資虧損。
雖然金融市場正從海嘯中復蘇,但余偉文指出,實體經濟仍然疲弱,踏入第二季,希臘債務危機對歐洲各國造成連鎖效應,因此投資者開始懷疑歐元體的成效,大量拋售歐元債,令歐元滙價暴挫。展望下半年,基於現存不明朗因素可能持續,余偉文認為,很難太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