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樂隊藍戰士低音結他手單立文,評現時香港樂隊:「夾Band?咪又係唱K歌,只不過嘈啲咁解。」滿腹牢騷,因他經歷過香港Band壇最蓬勃時代,入行三十年的他仍不失Band友心中那團火:「現在的八十後罵不得,一罵即哭。」
記者:黃潔蓮
攝影:陳盛臣
拒加入新藍戰士
單立文(Pal),又稱豹哥,七十年代投身音樂界,1987年參加亞太流行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決賽奪冠,一曲《豈有此理》唱到街知巷聞,組過Chyna、藍戰士(BlueJeans)等樂隊,風格HardRock,他回憶八十年代Band壇盛世:「Band歌多是Rock&Roll,由Blues衍生出來,由一班不滿僱主壓迫的黑奴唱出怨氣。香港流行的Rock已較溫和,藍戰士與太極當年走PopRock路線、達明一派玩電子、Radias是中式電子、Coco和Fundamental是清新的演繹、邊界與浮世繪則屬偏門,Beyond是Band的傳奇,紅得最久。」可惜,這股Band風到九十年代開始吹散,1990年藍戰士推出最後一張唱片後便各散東西,豹哥去了拍電影,其餘兩位成員參與幕後創作。「最初大家有同一目標,一起掙扎,到名成利就,分歧自然來,我寧願一個人,無牽無掛更好。」所以藍戰士在2004年重組,也缺少了豹哥的份兒。
睇數佬當道
近年香港Band風似有復蘇迹象,豹哥說:「只是虛火。」其實Band一直存在,不過沒人留意,多人留意的,多是商家噱頭產物,重點包裝Band裏最靚仔的一兩個。「以前的唱片公司高層,總有一兩個是音樂人出身,現在全是『睇數佬』,賺錢最重要。唱片業也差勁,一隻碟賣幾千張,歸本難,歌手要拍戲拍廣告才可維持生計,更難專心唱歌。相比以前的梅艷芳、溫拿,他們在港九各地的酒廊歌廳唱歌,一為生計,二成了訓練歌藝的好場地;現在的歌手連這機會也沒有,只得困在K房唱,沒機會跟大眾接觸。階級觀念也是問題,一線不跟二線玩,大家少了互動,少了切磋交流機會哪有進步?北京的五道館,那裏完全沒階級觀念,是很多藝術家與文化人交流的地方,有互動才有思想衝擊,內地很多大型音樂節,多元化得來有觀賞價值,香港就嚴重缺乏了。現在流行的BoyBand,賣樣賣舞技,有觀賞價值的我也Buy,看看韓國的東方神起、少女時代,又唱又跳,看得出他們下了很多工夫,只要令人開心,可以Relax,那就夠了,目前的香港Band還未夠班。」
歌迷沒靈魂
豹哥罵完業界,再罵歌迷:「香港市場太狹窄,除廣東歌就容不下其他歌,台灣有閩南歌、日本有演歌,香港的廣東歌簡單來說只得K歌。我少年時,聽收音機播的歌或聽Cassette帶,覺得好聽會專心去聽,沒看到歌手樣子,合上眼聽歌詞和旋律,足夠幻想,是歌先人後的;現在相反,未出唱片先拍戲拍廣告,本末倒置。歌迷沒靈魂,不知自己想聽甚麼,也不珍惜過程,聽歌當潮流,人家Download了就聽,不了解背後含義,音樂文化幾賤格。」
豹哥再鬧政府:「Chyna在八十年代初,每星期在高山劇場演出一場,政府不支持,只因每次演出後都會踏毀一兩張凳。1982、1983年在伊館辦演唱會,原先規定要開燈演唱,沒法子,歌迷不生性,經常跟台上台下粗口互罵,政府對於不認知的事就打壓,怕打交生事要求開燈。幸好當時周梁淑怡在場,她幫忙協調,最後我們也不用開燈來唱。」夾Band從來需要滿肚怒火,有火才能創造好音樂,很明顯,豹哥這團火還未熄。
豹哥與太極二子評:
Joey:「MR.是由譚校長發掘的PopBand,我曾跟他們在拉闊Jamshow交手,發覺他們很用心去唱好歌。」
豹哥:「RubberBand出道多年,今年幾位成員已全身投入當全職歌手,希望他們的音樂更進一步。」
英雄地 Mark1
七八十年代,Band友都在佐敦Mark1Studio聚首,藍戰士、太極、Beyond都從這裏孕育出來,太極結他手鄧健明(Joey)說:「有時會八卦想知隔鄰Band房是誰,然後一齊入去Jam歌。Jam歌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互相交流才有進步。」所以當時一個人可以夾幾隊Band,除太極,他還是Trinity、Nasa、Laser等Band成員,「現在的樂隊,大家有自己地方,好少一齊Jam,缺乏火花。」太極主音Patrick(雷有暉):「小時候會邊聽歌邊抄歌詞,用耳仔去訓練自己,印象也特別深,現在的人聽『電梯音樂』,快上快落印象不深。」他慶幸自己在香港唱片業最蓬勃的年代出道,唱片公司給予很大自由度,有資源可做自己想做的音樂,Joey補充:「那年頭,出一張唱片成本是六十萬,賣三萬張已經有錢賺,現在就算是一線歌星,也只賣幾萬張,唱片已不是賺錢工具。」
要學得學最正宗
對於香港Band浪潮,Joey認為八十年代廣東歌流行,大部份樂隊推出的都是原創歌,每隊都有自己風格,吸引到大眾目光。「十年一閏這個說法,其實是唱片公司才有興趣搞,見到衰落又停。現在有Mr.和Rubberband的出現,雖然他們要做很多音樂以外的事,但易入屋的樂隊其實也有很大的宣傳作用。成名後,就可以做一些真正屬於他們的音樂,這也是好事。Band的歌應該是帶申訴,應該針砭時弊。但現時的Band都要顧及一些商業考慮,要向錢看,希望他們捱過了,就可做回自己。」他還寄語現時夾Band的小朋友,要多聽七八十年代的外國Band,例如DeepBlue、Zeppelin、UFO等,「他們是黃金年代的樂隊,現時流行的外國Band都在模仿他們,要學不如學最正宗的。」
想當年……
最廣義的Band,組合是也,想八十年代,香港Band壇確實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