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三峽防洪謊言 - 張華

探針:三峽防洪謊言 - 張華

本周二,三峽大壩迎來今年最大洪峯,每秒流量達七萬立方米,是九八年大洪水最高流量的一點三倍,三峽大壩截住其中的三萬立方米,且安然無恙。官方傳媒說,三峽大壩通過了落成後第一次考驗。但是事實剛好相反,這個世紀工程的防洪能力不值一提,不建反而更好!
三峽工程最重要是防洪,發電、航運、供水還是次要。長江三峽總公司的網頁,在回答為甚麼要有三峽工程時,列舉清朝同治九年後歷次的長江大洪水,並表明在荊江上游興建一個調蓄長江洪水的水庫,就可使中下游免遭洪災:「因此說,興建三峽工程是歷史的必然,防洪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為此,三峽大壩設計的最高水位為一百七十五米,可蓄洪二百二十億立方米(七十九個萬宜水庫)。換言之,面對七萬立方米洪峯,即使三峽大壩滴水不漏,也可關閘蓄洪八十八小時!當時,下游的宜昌、荊江、岳陽、九江等水深火熱,水位早已超過警戒線,多處決堤,險象環生,此生死關頭,確要三峽工程挺身而出,把洪水全部攔住。更何況當時大壩水位僅得一百四十七米,還有二十八米可供蓄水,蓄洪空間仍大。此時三峽大壩卻開閘排洪,將六成來水洩往下游。早在洪峯抵達前五天,三峽已洩洪一次,當時聲稱騰空水庫,以迎接這波洪峯,卻令下游災情雪上加霜。
這讓人憤怒而困惑!去年秋冬旱季,下游的洞庭、鄱陽兩湖乾得湖底可行車,最需要三峽放水時,它堅決守住不放;現在洪水湧至,下游湖北、江西等地到處沒頂,最需要三峽頂住時,它卻打開閘門一洩千里。這是投資二千億元打造的官方宣稱「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的應有表現嗎?
有網民將近年三峽工程抗洪能力的新聞列出來,當中的變化很微妙。○三年六月一日的題目是〈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七年五月九日變為〈三峽將全面發揮防洪功能,可抵禦千年一遇洪水〉;○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則退至〈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前幾天再改成〈長江水利委:抗洪不能全都指望三峽大壩〉。
從「萬年」到「千年」,然後「百年」,最後「不能全部指望」,究竟大壩防洪功能如何呢?動工前及追加撥款時,你們說萬年一遇也沒問題,但當真有幾十年一遇的洪水殺到,你們卻舉手投降,把洪水往下游的災區推。不建大壩,庫區的幾百公里長江本身就能蓄洪一百三十多億立方米,現在建好大壩,蓄洪能力反而比天然的少,這不是瞎折騰嗎?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