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中國面對洪澇災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就當前和下半年經濟形勢召開黨外內會議,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首次提到要加強經濟監測預警,但堅持對房地產調控。
記者:尹燕麗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表示,目前必須正確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新特點。而下半年堅持搞好宏調,要以穩定政策為主基調。由於中國宏調經濟正面對兩難,因此,上述論點被指為中央先穩經濟,調控亦以調結構為主,不會出重招。
今次在中南海召開會議重申中央宏調政策,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的觀點,字眼似熟悉但十分重要,因為宏調工作將與「十二.五」規劃有接軌作用。
胡錦濤:增強憂患意識
央視昨日報道,政治局昨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據《瞭望》新聞周刊引述權威人士指,即將召開的五中全會,將集中聽取、討論和審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即《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建議》,而十二.五規劃的主調是「加快經濟方式轉變」。
中央各部委早已在其管轄範圍內,就「十二.五」規劃展開調研,不過,近日中國洪澇災害令中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作物受災,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約1422億元(人民幣.下同),令經濟復蘇步伐增添難度,亦引起中央重視。胡錦濤在政治局會議中指出,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清醒認識當前中內地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胡錦濤除了提到要繼續擴大內需來帶動經濟,引導民間資金流向國家鼓勵的產業等外,亦要加快推進財稅、金融、價格、房地產、社會保障等方面改革,推動外貿發展方式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力度,但擴大進口亦重要。
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溫家寶則指出,無論是解決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還是解決經濟運行中突出的緊迫性問題,都要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前提下進行。
政治局會議把脈經濟延續發展方向,再檢討正推進的宏調大計是否在目前起伏不穩經濟狀況,有所修正。目前,洪澇災害已經影響本月的經濟表現,甚至令內地通脹出現技術回升。
在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回落至2.9%後,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食品價格料將7月CPI拉升至3%以上,預計反彈至3.2%,並預計CPI將在7至8月見頂達3.4%,年底回落至3%,全年則錄得2.8%。美銀美林、渣打等大行也認為,洪澇災害會令月度CPI衝高。
中央經濟工作重點
1.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加強經濟監測預警
2.力爭全年農業再獲好收成,抓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
3.續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
4.加強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5.續推進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