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網上對「BoyBand」的詮釋:「儘管有個『BAND』字,但BoyBand成員多數都不會玩樂器。」從前的BoyBand,有Pop、有Rock、有HipHop,八十年代的跳舞BoyBand代表有草蜢、小虎隊,最近的4anda。到了近代,還有玩人肉發聲的CAllStar。
記者:黃潔蓮
攝影:陳陶鈞、楊錦文
CAllStar服裝::CHOCOOLATE
人聲樂器 旺角賣唱
CAllStar是歌唱比賽四強分子,唱片公司一網打盡,將四強盡攬成為一隊由人聲作樂器的男聲樂團。讀市場學的釗峰說:「入行純粹貪玩又爛唱,我哋咩都唱一餐,我們可以Solo,也可以是Group,更不排除加入新成員。」他們都算是另類BoyBand,沒有勁歌熱舞、沒有發達胸肌與6呎身高,賣點就是靚聲。釗峰說:「有些網友甚至說,齋聽唔見樣係OK的!」
唱歌從來都是以歌行先,不過香港的市場多是以樣行先。雖然外表稍遜,不過也吸引到一批愛聲之士,到旺角支持。在街頭唱歌也是一次意外,釗峰說:「在北京拍《白色信件》MV時,在街頭唱唱吓,突然開始有人圍,但聽到我們唱廣東歌好快就走;然後我們唱其他人的歌,他們會駐足來聽,Jase甚至把他的帽放在地上,結果真的有人放錢,雖然只得$5。」
得到明哥垂青
回到香港,他們將街頭獻唱的概念搬到旺角行人專用區,除了唱自己的歌,也有點唱時間:「當時有人點LadyGaga的《PokerFace》,又有人點HipHop歌,但我們不懂唱,叫她下星期再來。最後我們真的唱了《PokerFace》給她聽,亦引發我們將《PokerFace》與《愛是懷疑》crossover。」On仔與Jase異口同聲表示在街頭唱歌的感染力,較在商場唱歌來得更大。
四位都是大專生,亦跟時下的80後一樣,愛上網,愛上交友網站facebook、twitter和微博,他們亦善用這些平台,例如在facebook、twitter設fanclub,也把每次演出及MV放到YouTube去,吸引一班年輕人注意,最高點擊率更達20萬人次。令他們最想不到的,是一條放在微博上的短片,能吸引到明哥(黃耀明)的關注,更轉貼了他們的片段。
運動健將 學舞冧女
另一隊4anda跟CAllStar形成強烈對比,由四個熱愛音樂,卻全無音樂底子的運動員組成。隊中最矮的Jason也有180cm高,08年被發掘,經理人Larry說現在的趨向是七成形象、三成音樂,就是看準男子組合仍有作為,而且目前市場上以「運動員」當歌星的,只有方力申一個,很少可集齊四個,是183Club×F4×棒棒堂的混合體。未聽歌,已吸引一班少女捧場。不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他們的歌迷很廣,除妹妹仔,亦有學生哥、公公婆婆,主打歌《熊貓眼》因配上KickBoxing的動作,亦成為OL的學習對象。
他們四人經常強調賣點是運動員不屈不撓的精神,但單有運動員的拼搏精神還是不夠,經理人還安排了歌唱、跳舞、武術、樂器的訓練,想他們成為一隊真真正正的樂隊,而非單憑外表或只是舞技去吸引人的組合。經理人Larry說:「其實運動員與新人一樣窄,所以更要打好底子,相對起八十年代的組合,他們真的很幸福,公司肯花兩年時間去訓練他們。以前要靠自己打拼,要捱一段時間才有人認識,喜歡音樂但無飯食,一定要兼顧很多,做很多音樂以外的事。」新碟預計於今年底推出,四位成員還透露,大碟除了歌曲,還有不少贈品,保證歌迷可滿載而歸。包裝,果然重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