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住中心缺資源潛伏危機

暫住中心缺資源潛伏危機

現時社會福利署資助多間提供宿位的中心,供面臨家庭危機或家暴的家庭或個人暫住,亦有社福團體以自負盈虧方式提供同類服務。本報近期接獲兩宗投訴指情緒不穩定的舍友造成他人受傷,社福界人士批評政府投放資源不足,致服務存潛在危險。

讀者左女士與兩歲女兒早前入住一受資助非政府機構營運之院舍。其間女兒遭一名情緒不穩的女舍友打致頸部紅腫,事後晚上常驚醒。而讀者陳女士在入住一非政府資助的院舍其間,因阻止一名持刀女舍友自殺,被劃傷雙臂。

精神病者不可入住

左女士所住院舍表示,事發後已約見左女士及安排中心社工為母女倆提供8次輔導,又商討轉介左女至臨床心理學家跟進,並就其情緒狀況及福利事項與其負責社工商談11次。而陳女士個案的涉事院舍,則至截稿仍未回覆。
社署表示,獲資助的危機支援及婦女庇護中心,均須制訂指引評估入住個案,並諮詢該署意見。被評估為精神狀態不穩及不適宜團體生活的申請人,須交社工另作安排;若有需要會參考申請人的醫生證明文件。
中心安排情緒不穩的精神病患者入住屬違反指引,須提交報告解釋原因,並交代所採取的措施。中心社工會密切留意入住的精神病康復者的精神狀況,與其負責社工緊密聯繫,提供適切支援。如不滿受資助非政府機構的服務,可向「整筆撥款獨立處理投訴委員會」秘書處書面投訴。

人手不足難防衝突

有社福界人士表示,現時政府透過一筆過撥款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宿舍服務,但資助有限,窒礙人手安排,難有足夠人手緊密預防舍友之間發生衝突或舍友入住後情緒惡化的問題。「社署指引冇明文規定每間院舍嘅人手編制,不過資助要分攤喺行政、燈油火蠟同人工等,可以用嚟請人嘅空間有限。近年使用呢類院舍服務嘅個案同個案複雜性增加,但資助始終冇合比例嘅增長。」
有慈善團體以自負盈虧方式提供免費膳宿服務予有需要人士,但因政府未有投放資源,無從擔任監管角色。檔案編號:0531042、0706011

經社工警方轉介入住

現時社會福利署資助的住宿服務,包括兩間危機支援中心及5間婦女庇護中心,共提供380個宿位,接受社工及警方轉介,個別有需要人士也可自行聯絡各中心或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申請入住。其他住宿服務包括為露宿者及無家可歸人士提供的臨時收容中心或市區單身人士宿舍等,詳情可瀏覽社署網頁: 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family/sub_listofserv/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