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口服液不合格 年初招股已知瑞年被指隱瞞問題產品

氨基酸口服液不合格 年初招股已知
瑞年被指隱瞞問題產品

【本報訊】繼霸王集團(1338)上周爆出致癌疑雲後,另一隻同被認為是「單一產品走天涯」的保健食品股瑞年國際(2010),有產品被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檢定為「不合格」。消息一出,瑞年股價一度急瀉16%,開市後22分鐘停牌。瑞年其後澄清,集團有小量交由外判廠商生產的保健品,氨基酸含量未符合規格,但強調產品對人體無害。
記者:吳綺慧、陳健文

藥監局的檢定報告早於2月已公佈,當時瑞年正進行公開招股,卻未有披露有關訊息。有基金股東質疑瑞年刻意隱瞞事件,擔心若港交所跟進,公司未必能如期復牌。

昨瀉16%後停牌

港交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說,不評論個別事件。藥監局網站顯示,當局2月4日已在網上發布保健食品抽查結果,指瑞年旗下10毫升裝「氨基酸口服液」,抽檢結果是「不合格」。當時瑞年正進行上市前路演,2月8日開始招股,但招股書沒有披露事件,亦沒有向港交所補交資料。
瑞年首席財務官潘翼鵬昨表示,被指不合格的10毫升小瓶裝口服液,只佔整體銷售約1.5%,對公司影響輕微;而且產品只是氨基酸含量不足,並非對人體有害,認為當中不涉及重大漏報問題,強調公司有信心今天復牌。
瑞年可謂名符其實的基金愛股。股東名單星光熠熠,長江生命科技(775)、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鄧普頓資產管理均為其股東。在保薦人滙豐的安排下,瑞年昨午五時半舉行電話會議向投資界解畫。
有與會的機構投資者直言,對今次事件感到憤怒,指公司在招股的敏感期間,任何細微事情都應披露,有產品被驗出不合格但不公布,是屬於嚴重隱瞞。他說:「這本來只是很小的事情,但公司的處理手法很差,誠信有問題;況且自從洪良造假事件後,港交所對半新股睇得好緊,我對公司短期能否復牌唔樂觀。」

大戶指處理手法差

另一瑞年基金股東亦認為,事件雖對公司基本因素沒太大影響,但相信該股即使復牌,股價都會大插水。他說:「瑞年昨突然停牌,好多沽盤都未出到貨。霸王出事後,大家都有啲驚弓之鳥,而且瑞年上市至今累積升幅咁大,就算基金現價沽貨都仲有賺,大家自然會揀獲利先。」
不過,大摩昨向客戶發出備忘,預計瑞年復牌後股價會大幅反彈,又指事件不會影響公司今年盈利表現。另一名零售分析員則表示,瑞年不合規格的氨基酸產品,每100毫升只有2至3克氨基酸,與其聲稱的標準7.87克相距甚遠,擔心公司是否重視產品質素。「雖說是外判廠商生產,但瑞年自己應有品質監控,差咁遠真係好離譜。」
潘翼鵬稱,有問題廠商的外判合約於本月底終止,公司日後會自行生產液態氨基酸產品,保證產品質素。

瑞年事件簿

2月4日: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瑞年旗下10毫升裝氨基酸口服液的氨基酸不合格

2月19日:瑞年在港主板掛牌

7月14日:里昂就霸王事件發表報告,認為瑞年產品超過5年均未被驗出有問題,應藉股價偏軟購入

7月19日:內地《食品產業網》報道,瑞年旗下氨基酸口服液品質主要成份不合格

7月20日:受消息影響,瑞年股價急挫16.11%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