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昨與五家主要銀行及兩家金融機構代表會晤,她未有直接回應市場關注的「小QFII」,只重申中央對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的概念,在於不靠泊在岸市場。她期望本港能「搞活」離岸業務規模,尤其透過新協議重點拓展人民幣企業業務,反而對本地人民幣資金回流入內地,表現似乎不太熱衷。 記者:劉美儀
胡曉煉前日來港為本地人民幣業務簽署新修訂《清算協議》後,聆聽業界對整體人民幣業務發展意見及客戶需要的闡述。據悉,會面氣氛坦率而積極,由早上9時半起,歷時兩句鐘。
銀聯卡港暫難人幣結算
對於有業界查詢,目前人行規定個人每日每行兌換等值2萬元人民幣上限,可否進一步放寬至舉例10萬元,胡曉煉指是次協議撤銷了舊有框架下跨行資金轉賬限制,但2萬元兌換規定仍維持,對於業界期望,她回應說,各個意見都可「研究」。
現時通過銀聯發行的人民幣信用卡,內地持卡人北卡南用(即內地客在港商戶刷卡)時,因商戶收取港元為單位賬單,故仍以港元結算,被問及日後可否以人民幣收單結算,她回應說暫不可行,但仍抱開放態度,並親自記下意見。
會面昨在金管局舉行,獲邀出席的成員,包括三家發鈔行在內的本港五家主要銀行,連同中國人壽保險海外及中國銀聯代表。
消息透露,交流會大部份時間以業界表達對人民幣整體業務發展的關注及查詢為主,胡曉煉則聆聽及收集意見居多,但在總結時,她提出了中央對人民幣離岸業務的核心概念,指離岸就是不靠泊在岸市場,重點不在資金跨境回流入內,意味本地市場宜盡量以自供自給模式運作。
同業拆借市場略轉活躍
她說,現時人民幣資金跨境活動涉及三個層面:一.個人客戶經銀行系統兌換人民幣;二.貿易結算及融資牽涉的跨境活動;三.按個別審批以直接投資(FDI)方式跨境流入的資金,合和公路(737)剛發行的企業人債為一例。她又說,現階段沒有其他新渠道。
新清算協議簽訂之後,本港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即略轉活躍。交易員指,昨日有透過同業經紀進行的人民幣拆借交易,規模每手成交達1億元人民幣,集中短期拆借,1個月人民幣拆息約為1.25厘,低於上海同業市場的2.4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