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舊 欠新意 似郵票

概念舊 欠新意 似郵票

【本報訊】鈔票防偽功能極度重要,但其圖案設計也有宣揚文化的意義。六款新鈔曝光,初步反應彈多讚少。設計師批評,渣打新鈔用新舊對比概念,似郵票多過鈔票;滙豐採用節慶圖案,代表不到香港;中銀沿襲以往的風景地標設計,正路但欠新意。

欠香港特色元素

創意專業協會副主席謝暖棠說,多款新鈔的設計都不理想。先說渣打,新舊貨幣、臉譜對比的概念,比較適用於郵票設計,也沒有香港特色。再說滙豐,節慶圖案未能反映香港特色:「通常鈔票嘅設計會採用偉人或者地標做主題,可以講到當地嘅歷史文化,但係舞獅同賽龍只係生活小品,睇唔到香港嘅歷史。」中銀沿用風景地標,只屬正路之選。
渣打新鈔在坊間更引起不安反應,blogger「小奧私陸」在網誌寫道:「渣打銀行的五百元最得人驚,朋友高叫相士大隻西!陰森恐怖,再看看一千元,同樣勁有盂蘭節氣氛,難道渣打銀行向冥通銀行取了經?現在我最感興趣的是稍後公佈的一百、五十及二十元的設計,會有乜呢?元寶蠟燭?」
謝暖棠說,鈔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形象大使:「你去一個國家旅行,未去到就會先兌換嗰度嘅鈔票,所以鈔票嘅設計可以影響旅客對呢個國家嘅第一個印象。」他說,政府發表新鈔前應有公開比賽或諮詢,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