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貢區議會昨討論私營的清水灣醫院發展計劃報告。為盡量符合城市規劃委員會有關建築比率的要求,該院由原來計劃約300張病床,減至現時235張。該院計劃自行興建一條連接醫院的道路,減少對附近民居影響。本年底會與地政總署商討補地價金額,預計整個項目投資10多億元。
病床減至235張
清水灣醫院昨向西貢區議會社會服務及健康安全城市委員會,提交醫院發展計劃報告。該院董事總經理趙克暉表示,已獲城規會批准更改土地用途,建築比率為1.5倍,按此規定醫院只可容納最多200張病床。該院遂將病床數目由約300張減至235張,但仍超出建築比率少於10%,需向城規會申請。為保持地段優美風景,該院的建築物覆蓋範圍不超過30%,只有兩座分別7層及4層高大樓,院內有大量園林。
趙又指,不少附近的碧水新村居民,擔心現時的道路不能負荷交通流量;該院計劃興建一條新道路連接醫院與竹角路,已提出申請,並獲運輸署原則上接納。
趙克暉指,今年底會與地政總署商討補地價,該院已預留成本;希望政府在支持發展醫療產業下,給予「比較上合理」的補地價。整個項目投資額10多億元。醫院最快明年第四季動工,2014年初投入服務,預計聘請300名護士。
西貢區議員范國威贊成興建清水灣醫院,相信興建新道路可解決交通負荷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