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近年炙手可熱,GMAT公開試也深受重視。但有僱主反映,考試未能顯示考生的溝通及整合資料能力,主考機構決定修改考試模式,加強考核考生的歸納及分析能力。記者:周靜文
每年的GMAT是全球通行的MBA學生考核試,有廿六、七萬考生應考,單是香港就有兩、三萬。主考機構GMAC的主席兼行政總裁DavidWilson說,不少僱主認為舊考試模式未能充份考核考生的實際能力,其僱員的數學與電腦成績卓越,但欠缺綜合資料能力,溝通技巧及社交能力亦嫌不足。
否認有考生背範文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GMAC特別推出新考試模式,2012年6月起生效。GMAT共分三份試卷,修訂屬於第一份。該份試卷原本要完成兩篇論文,改革後,刪減了一篇論文,新增一個名為「IntegratedReasoningSection」的部份,形式類似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英文科的實用文寫作部份。
Wilson說,新模式主要考核考生資料分析、歸納總結、辨別數據之間的關係等整合數據能力。新試卷題目附設圖表及數據等資料,考生需將一系列資料整合、歸納及分析,然後寫出一篇經個人分析整理出來的文章,學生須透過思考、消化、推斷而作出結論,從而考核其批判及理解能力。Wilson否認改革考試是因為試題重複,有考生背誦範文應試。
曾應考GMAT的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說,欠缺溝通及整合資料能力是新生代僱員的通病,並非MBA畢業生獨有,只是僱主對MBA畢業生要求更高。她指出,隨着MBA課程普及,工管碩士變成現在初出茅廬的僱員較多,質素自然變得參差。
不利大陸及港考生
周綺萍說,她應考GMAT時未聞有人背誦範文,但不排除近年有範文流傳。由於華人背誦能力較強,知識則不及歐美考生多元化,新試卷可能對中國大陸及香港考生不利。但她支持GMAC的做法:「其實MBA就係類似通識教育,考試應該反映考生多方面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