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運費的波羅的海指數早前連跌35日後,已於上周五喘穩,近兩日再反彈約3%,見底與否仍言之尚早,但起碼對航運股是一個好兆頭。偏重乾散貨船運的中海發展(1138)及中國遠洋(1919)有望重拾升浪,當中前者估值較吸引,防守性亦較高。
包括中海發展等航運股,早前陸續發盈喜,航運股上半年業績標青已在預期之內,關鍵是下半年能否保持增長勢頭。從出口數字、貨運行情可給大家一點啟示。6月中國出口總值按年增44%,金額達1318億美元,再創紀錄新高之餘,連續兩個月保持超過40%增長,而進口亦按年增34%。觀察近日中央口風及動作,政策上似乎明緊實鬆,憧憬下半年至少不會有其他緊縮政策干擾下,出入口表現會維持可觀升幅,對頹勢的航運股可謂打下一支強心針。
波的指數早前越跌越有,某程度被炒家借消息(如鐵礦石)舞高弄低,扭曲真實情況,近期指數急跌,與內地鐵礦石積壓不謀而合,因此實際參考作用並非想像中大。
統計5隻航運股股價,與波的指數走勢最接近為中國遠洋,相關系數為0.74(數字範圍介乎正1與負1,越接近1,關聯度越高)。至於中海發展及太平洋航運(2343),與波的指數走勢亦只有6成同步。
加開船班應付需求
內地業界一般參考上海航運指數,指數每周公佈一次,資料顯示,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上周見1185點,創3年以來新高,今年更累漲逾兩成,與波的指數可謂南轅北轍。事實上,由7月份開始,內地貨櫃遠洋航線要臨時加開船班應付旺季需求,尤其歐洲線平均艙位使用率逾95%。部份航企月中起會徵收旺季附加費,8月初更籌備次輪旺季附加費,加幅相當於運費5至10%。
中海發展預期上半年多賺5成,即最少賺9.21億元人民幣,預期全年每股盈利約0.60元人民幣,現價預測市盈率15.2倍,市賬率則為1.4倍,低於龍頭股中國遠洋。
過去10年中海發平均PE為18倍,以此作基準,股價可見12.40元。建議候10.40元或以下買入,突破11元加注,食糊位定13元,跌穿9.20元止蝕。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