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後花園之死──悼大浪西灣 - 胡蝶

香港後花園之死──悼大浪西灣 - 胡蝶

近日由《南華早報》踢爆,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將會在多次榮登全港第一美景、素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大浪西灣興建十萬呎附設網球場和兩個人工湖的私人住宅,此事讓人深深感受到連原本屬於公眾財產的大自然生態亦不能倖免地被銅臭沾污,市民享受大自然的公共權益不斷地被剝削,沒有藍天白雲,沒有清新空氣,現在連西貢一片人間淨土也保不住,香港已日漸淪落為一個窮得只剩下金錢和地產商的城市。

大自然屬於公眾

由於西灣村並不屬於政府,所以魯先生花了一千六百萬向原村民購買了這私人土地在現階段是合情合法的,暫時亦看不出有任何官商勾結的情況存在。但正如蔡東豪曾在《信報》〈我怕梁振英〉一文所說,大自然是屬於公眾,政府是有責任主動保護這些公眾財產,確保全民可享用;而設立國家公園能令大自然民主化,讓這些天然寶藏不屬於有錢或有權勢的人,市民可以世世代代去享用和欣賞。有時候,合法的事情不等於合乎社會的核心價值,我們從很多相片可以看到,西灣海灘附近的環境因大量砍伐樹木而造成嚴重破壞,污水橫流,而這項工程亦導致一向流經西灣村的河流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網上的輿論滔滔,Facebook反對群組成立了三天便有超過二萬人加入,抗爭行動將陸續有來,特區政府和素與新世界集團關係千絲萬縷的魯連城實在不可不慎,尤其是新世界的紅灣半島事件已和「官商勾結」掛上了等號,在市民仇視地產商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如果此事處理不當,說不定會掀起另一場政治風波。
西灣村雖然屬於私人地方,但其四周圍全屬郊野公園範圍,而進行工程時所用的水源和運送建築材料的工具,都必定會對附近郊野公園造成生態影響,這當中有沒有違反《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中的任何條款呢?一千六百萬買十萬呎土地是農地價格,動土工程應只限於林業、農業和漁業用途,如果魯連城興建私人住宅一事屬實,則更改土地用途除了必須補地價外,還要經過城規會、環保署和屋宇署等多方批核,方可施工,敢問魯先生現在進行的工程究竟所為何事?是開闢耕地還是網球場?政府也應立即檢討現行規劃是否失當,既然西貢四灣是重要的地質公園範圍,為何多年來西灣村一直未被納入其中,以致私人企業有機會收購來興建住宅,嚴重影響郊野公園的完整性和景觀?

港人心中阿凡達

猶記得歷代港督都是大自然的愛好者,港英政府留給我們最大的財產是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百分之四十的自然郊野公園和延綿不絕的行山徑。特區政府經常強調,香港是一個開放自由的城市。也許說香港是一個開放予大商家很大自由度去為所欲為的城市更為貼切。回歸十三年,市民的無助感只有越來越強烈,如今連珍貴的大自然也落入權貴的口袋裏,教我們情何以堪?也許今天在特區政府和地產商眼中,任何土地都只是一堆金錢數字和法例條文,但在很多香港人的心目中,大浪西灣這片香港後花園,是我們心目中的阿凡達──THISISOURLAND。

胡蝶
藝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