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法例存灰色地帶 毒品留體內有「時差」

特稿
法例存灰色地帶 毒品留體內有「時差」

職業司機索K問題令人關注,有運輸及房屋局官員昨日打趣說:「同事都話出面形容呢啲係叫K的(K仔的士)」。政府建議引入測試及修例嚴打吸毒司機,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出,執法方面有一定的灰色地帶,例如毒品一般只影響吸食者的判斷力12至24小時,但殘留在血液、尿液隨時長達數天,兩者有一定的「時間差距」。

要同時考慮現場證供

崔俊明支持修例的大方向,但他同時指出,安非他命類興奮劑一般對判斷力有12小時影響、海洛英、鴉片則影響司機約24小時,視乎吸食劑量而定。
不過,司機吸毒後數天內,血液、尿液樣本仍有可能被驗出呈陽性反應。換言之,司機有可能一天前吸毒,藥力已過,但因遇上交通意外或被警員懷疑,而需接受測試。「所以決定落案起訴,要同時考慮現場環境證供等因素係相當重要」。
根據政府統計,07至09年,每年平均有46名司機在交通意外喪生,33具遺體經化驗體液後,約7名司機被測出體內含酒精、6名司機被測出體內含藥物,包括K仔、嗎啡、可卡因、止痛藥、降血糖藥、鎮靜劑等。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