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紫金(2899)因生產事故導致環境污染後,大連港(2880)與中石油(857)母公司中石油集團合作經營、位於大連新港地區的原油輸油管上周五亦發生爆炸起火,油污影響50多平方公里海域,受影響的碼頭要實施交通管制,不少油輪要改道至其他地方。 記者:張活儀
雖然大連港情況未必如英國石油(BP)事件一樣嚴重,但市場擔心成為紫金事件翻版,大連港昨一度跌7.3%,收報3元,跌5.06%。
急挫半成恐紫金翻版
持有項目20%權益的大連港表示,事故未對公司的油品碼頭主要設施帶來直接損失,但儲運損失及對生產的影響有待評估。渣打估計,大連港因事故產生的虧損不多於3000萬元人民幣,等於今年盈利4%。
不少油輪已經要改道;內地傳媒引述中海發展(1138)消息人士指,昨日一艘原計劃裝載汽柴油的油輪,改道寧波港裝船執行其他任務,另兩條原在新港碼頭卸貨的船隻,改道大連港舊碼頭卸貨。中石油亦計劃把兩艘往新港碼頭的巨型油輪轉至韓國倉庫。市場估計,至少有6艘巨型油輪或1200萬桶原油由大連港轉至其他地方。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中國已關閉新港碼頭。不過,遼寧省海事局高級工程師王甯昨晚向新華社澄清沒有封港,只是對新港港區實施交通管制,把現場及附近船舶疏散到安全區域,防止造成生態災害。由於洩漏到海面的油污範圍比較大,海事局對大孤山半島周圍海域和大窯灣港區進行交通管制。
持有合營項目主要股權的中石油集團昨日於網站上發佈有關消息,指今次爆炸的原油輸油管線,為大連新港至大連保稅儲備油庫一條900毫米的管線,起火之際燒着一條700毫米管線,令管道內原油泄漏及着火。
中石油回應查詢時稱,現時爆炸引起的火警已經熄滅,油污亦已堵截,暫時沒有傷亡報告,下一步要做的是處理善後工作及調查事故原因。公司在大連有兩個煉油廠,惟油管爆炸沒有影響煉油廠的日常運作,亦沒有關閉廠房的需要。
生態危害料持續10年
交銀估計,由於爆炸起火引發區內的石油倉儲罐區容量10萬立方米的三號儲油罐失火,損失尚未明確,不過即使5萬噸原油損失及相應資產減值,估計損失不會超過3億元人民幣。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估計,處理大連這50多平方公里海域的污染,至少需要半個月,這次事故給大連污染海域造成的生態危害,可能持續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