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害了誰 - 何民傑

最低工資害了誰 - 何民傑

最近有一位中年男士成叔向我訴苦,兒子不聽教,只管上網,爸的說話一句也聽不入耳,但最讓成叔痛心的是兩父子吵嘴時,讀初中的兒子拋出一句:「又不是你養我,政府出綜援,你管我甚麼?」語畢,成叔忍不住流出男兒淚。
成叔的處境不是獨有,香港有接近五十萬人領取綜援,社會福利署可以每月發放生活開支,房屋署可以編配公屋單位,教育局提供免費教育。但家庭內的崗位角色卻在綜援制度下被靜靜扭曲,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可以改變得到。妻怨夫不顧家,子怨父沒擔當,父自怨自沒能耐,家庭悲劇潛藏在五十萬人的故事當中。

不容降要求以換工作

如果可以選擇,香港人寧可緊握拳頭,自力更生。但立法會已通過《最低工資條例》,正默默削弱最弱勢一群的選擇,被逐步逼向家不如家的不歸路。不論最低工資最後訂在甚麼水平,連工會領袖也不得不承認,一定有一群最弱勢的年輕人、少數族裔、家庭主婦、退休人士失去工作的機會。因為最低工資會減少工作崗位,僱主將越趨以科技和機器取代低技術工作人員,而最弱勢一群也失去議價自由,連入行也越見困難,工資劃一了,老闆自然會聘請表面條件更好的,最後,害苦了原想幫助的一群!
那最弱勢的一群怎辦?聽電台烽煙節目,有一位黃先生說:「月入三千那麼少,那不如領綜援,這是政府的責任。」當然,在文明社會裏,照顧弱勢是每一位成員的義務,時刻不變。但同時我們也應讓每一位成員,包括弱者,有選擇的自由。如果有一位成叔願意降低收入要求,換取工作機會,身教兒子要努力學習做人,這又是怎麼樣的錯?可最低工資立法以後,成叔自力更生的意願將於法不容。
最低工資不是甚麼新奇的政策,世界各地的研究早有指出問題所在。美國加州大學的經濟學家大衞內馬克(DavidNeumark)長期研究最低工資的成效,並發現增加最低工資並沒有減少貧困。相反,每在最低工資提高十個百分點,貧困率就會上升三個百分點至四個百分點。
立法會裏尊貴的諸君,最低工資立法後的受害者,將會是我們原想幫助的弱勢社群,社會福利再多再好也不如獅子山下自力更生的奮鬥精神。香港飛龍新標誌加了獅子山脊的線條,可最低工資立法將會替香港蒙上黑幕。

何民傑
西貢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