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大浪西灣工地暫時停工,但威脅仍未解除。大浪灣之友發言人文家傑指,該土地不屬「發展審批地區」,工程毋須經城規會審批,就算該處復工,政府也束手無策。他促請港府把此類私人土地全部列入審批範圍,目前西灣僅餘的景觀,只能靠群眾力量守護。
大浪灣之友10年前發起保育運動,向城規會施壓,成功限制發展西灣附近的大浪村。文家傑解釋,當時大浪村剛好落入「發展審批地區」,靠城規會把關。西灣土地不屬此列,10年前保育大浪村的方法不適用於西灣,「今次真係冇彎轉,但係時代唔同咗,市民保育意識高咗,又有facebook,群眾力量可以好大,惟有靠大家監察」。
香港批判地理學會成員陳劍青指出,西灣該土地為私人農地,改成住宅用地才需要審批,「只要唔係起樓,就算挖人工湖起球場,政府都理唔到」。西貢涉及私人土地的自然景觀有很多,例如深受遠足人士歡迎的四葉潭及浪茄附近一帶,隨時變成大浪西灣翻版,「政府規劃有好大漏洞,對新界嚟講係一場大災難」。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事件正是修改法例的好時機。現時環保署負責監察工程污染,地政總署負責土地用途,漁護署關注土地是否涉及郊野公園範圍。她要求立法會本月底前召開聯席會議,建議政府修例堵塞漏洞,規定郊野公園及鄰近地區進行工程前,必須接受環境影響評估,獲環保署批准才能動工,務求政府可「提早入場」喝停工程。
《時代雜誌》網站轟港府失職
大浪灣的世界級自然景觀面臨被毀,備受國際關注。《時代雜誌》網站也發表文章炮轟港府失職:「很難想像在買地過程中,政府沒有警覺。正當房地產市場爆出天匯事件,大浪灣的新聞特別令人沮喪。類似案例不是第一宗,也不會是最後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