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正就是否資助市民置業諮詢公眾。有政黨調查發現,近60%受訪市民表示有置業需要,但當中大部份人指因付不起昂貴首期及承擔每月供樓開支,過去三年未有置業;有76%受訪者希望政府復建居屋。有經濟學者表示,居屋及私樓是兩個不同市場,復建居屋不會影響私樓價格,認為當局每年應建適量居屋應付需求。
公民黨訪問879人
公民黨早前訪問了879名月薪大部份在1.5萬元或以下市民,76%被訪人士希望政府復建居屋,另近一半人贊成政府活化居屋二手市場。該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表示,發展商為得最高利潤,就連中小型單位也包裝成豪宅出售,售價動輒300至400萬元,基層市民無法置業上車,「打工仔根本冇能力儲到首期同供樓」。他稱,政府為保住發展商利益,目前不傾向復建居屋,因此呼籲市民在9月諮詢期屆滿前多發表對復建居屋意見,「畀啲壓力政府,咁先有機會復建到居屋」。
嶺南大學經濟系教授何濼生認為,居屋至今有30多年歷史,未有對私樓價格造成負面影響,他贊成政府每年興建小量居屋單位,以滿足未能置業市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