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低地價政策、復建居屋、引入地價稅,有助香港的基層市民、無殼80後青年擺脫大地產商的壟斷?潘慧嫻認為,香港的土地制度必須盡快進行改革,以疏導民怨,方向包括從增加土地供應着手、量化房屋需求、及早預告未來數年的賣地計劃等。她指出,稅制問題同樣重要,由於政府是箇中既得利益者,缺乏改革動力。
建議引入地價稅
提起復建居屋,財團、政府總以自由經濟、不宜干預樓市作迴避,潘慧嫻則較認同80後社運人士的立場,反對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金融海嘯就係一個好大嘅教訓,當大企業缺乏監管,一出問題,會影響咗好多人」,更何況,香港的土地由政府、大財團把持,根本就不是自由市場。她同情80後青年的處境,也支持保育皇后碼頭、反高鐵、保衞菜園村等社會運動,「我相信時間係站在佢哋一邊」。
她同意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的看法,要將豪宅、基層住屋市場分開,前者可任由自由市場主宰,後者政府有道義責任照顧市民需要。
潘慧嫻並建議香港引入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以防囤積土地,以及實行累進稅制度,但她認為政府不敢推行,「政府約有五成收入係來自地產商同相關行業,例如賣地、利得稅、印花稅,係既得利益者,唔想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