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經濟觀察報》報道,A股誕生20年之際,滬深證券交易所版圖將重劃。消息指,雙方就上市資源的分配達成初步共識,新發行股份超過8000萬股的非金融企業將在上交所掛牌,低於5000萬股的在深交所上市,中間部份則由企業自行選擇上市地;至於金融類企業按4億股的新發行股數標準劃分。
新股滬掛牌須發逾8000萬股
如無意外,計劃將於11月執行。現時滬深交易所掛牌企業有不成文的劃分界限,即以一億股作為主要基準。
報道指,方案是即將出爐的文件建議,目前還在中證監和兩地交易所高層中傳閱。在11月正式啟動前,協議將交由兩地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再行具體協商,敲定細節,包括協調兩地交易所上市企業申請,如何修改上市規則,以及各自IPO(首次公開招股)掛牌企業新設代碼等。
若新方案落實,將使兩個交易所長期的「暗鬥」變成「明爭」,類似紐約交易所與納斯達克的明確分工,滬深兩大交易所各自的功能定位更清晰,將分流部份原本只夠資格上深交所中小板的企業,往上交所掛牌,滬深交易所的勢力範圍與格局定位將重新劃分。
分析指,兩個交易所將形成一定的競爭機制,但對於目前深交所發行市盈率普遍高於上交所的情況,部份被分流至上交所的企業,將面臨募集資金相對減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