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由第一季度的11.9%高位,回落至10.3%,增速出現自去年首季以來首次放緩。經濟變弱,正當部份市場人士憂慮中央政策可能重蹈「大收大放」之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圖)昨向市場派「定心丸」,指經濟回落是宏觀調控的結果,而下半年經濟調控主基調,將是繼續保持政策穩定。
溫家寶表明,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提高宏觀調控的水平,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昨也在會議上表示,中國經濟正按照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勢態良好;不過由於國內外不確定因素仍在,財經委建議未來要實現貨幣信貸適度增長,滿足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並要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
發改委:通脹將回落
6月份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2.9%,低於市場預期,通脹壓力進一步緩解。發改委昨發出公告,預測未來通脹重臨可能性微,下半年CPI將在3%水平左右運行,並預期10月後將有所回落。
發改委解釋,樓市調控及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強,已經遏制了部份行業過熱的情況;下半年因佔CPI比重較高的大豆、食油、生豬等重要商品供應充足,出現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發改委預計,食品價格將在7、8月繼續下降,中秋、國慶前後作季節性上漲,然後再小幅回落,年底才再微升。
另外,儘管內地工廠先後經歷「加薪潮」,不少企業成本壓力增大,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短期內不具備價格普遍大幅上漲的條件。
發改委還指出,由於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下降,人民幣滙改正逐步推進,輸入型通脹壓力也明顯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