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紫金礦業(2899)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滲漏除了造成嚴重污染,延遲披露訊息亦打擊市場對紫金的信心,不僅令紫金股價一周插水16.8%,有關礦廠的3名領導亦被上杭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公司並對另外兩名負責人進行停職檢查。而負責環保監管的縣環保局局長也被迫引咎辭職。 記者:陳韻妍
由於事故牽涉的賠償仍未明朗,摩根士丹利將紫金目標價大削24.2%至5元,惟認為市場反應過敏,股價跌幅過大,故維持其「與大市同步」評級。大摩同時下調紫金的盈利預測,今年每股盈利預測由0.38元(人民幣.下同)降至0.36元,明年由0.4元降至0.39元。紫金昨收4.64港元,再跌3.73%,全周累跌16.8%。
紫金昨晚公佈,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廠長、副廠長及環保車間主任3人已被刑事拘留;另根據公司監事會調查組的建議,決定對紫金山金銅礦分管安全環保工作的副礦長和環保安全處處長兩人進行停職檢查。
公司指出,出事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已立即停產並進行全面整改,該公司今年計劃產銅10萬噸,其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今年全年原計劃產量約1.3萬噸。紫金董事會秘書鄭于強昨向外電表示,何時復產要待縣政府決定。
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證券報》引述上杭縣副縣長梁八生表示,政府會向紫金依法追究行政及刑事責任,並就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進行賠償。中央亦就事故向公職人員問責,縣環保局局長陳軍安被迫辭職,工業企業主管負責人縣經貿局局長黃仲華亦被停職檢辦,檢察機構並已介入調查。
梁八生透露,福建省環保廳去年9月檢查時,已發現紫金的銅礦廠排洪洞存在隱患,並要求修理改善,但直至今次事故發生,仍未得到修繕,反映該公司在維修及訊息披露問題上存在漏洞。
交銀國際分析員RongjinLuo認為,內地冶煉業頻生事故,市場早已預見這種風險,事實上,紫金去年及前年均有事故,只是情況及規模均不及今次嚴重,市場才未有理會;以紫金股價近日跌幅來看,目前已充份反映事故對公司的負面影響,加上污染情況未擴散至其他省分,預計股價再大跌空間不大。他續稱,今次事故對紫金業績衝擊反而不大,因紫金業務遍及新疆、內蒙古等省分及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