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能退休前說心聲:審案無懼無偏 離職問心無憾

李國能退休前說心聲:
審案無懼無偏 離職問心無憾

【本報訊】將於下月底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昨舉行退休前的告別儀式。他表示,其任內最大挑戰是成立特區政府終審法院,以及憲制法理在新憲制秩序下的發展,堅信一個維護市民權利及自由的獨立司法機構會在香港繼續發展,並寄語繼任人馬道立要竭盡所能,維護法治及市民的自由。 
記者:謝明明、黃幗慧

現年61歲的李國能去年9月突宣佈提早退休,成為特區成立13年以來,任期最長的主要官員或司法人員。李在昨日告別儀式後仍會繼續上班,直至8月底正式退休為止,其間不再審案。政府於今年4月宣佈,委任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於9月1日起接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現任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將繼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一職。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昨偕太太出席師傅的告別儀式。

法律界逾百人士告別

昨早有逾百名法律界人士包括各級法院代表,及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等到終審法院出席儀式。李國能致辭時表示,對能夠擔任香港回歸後首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感到榮幸。他指任內最大挑戰,是成立特區政府終審法院,以及憲制法理在新憲制秩序下的發展。
他強調,新的憲制秩序是以「一國兩制」為基礎,而「一國」與「兩制」二者,俱為此方針的一部份。「關於解釋《基本法》,終審法院已鄭重確立,對有關《基本法》所保障的權利及自由的條文,法庭必須採納寬鬆的解釋,因為這些權利和自由正是香港制度的核心所在。」
他說,在處理大多數憲政案件時,法庭都要在個人的權利和自由與社會利益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有關判決會在社會引發廣泛迴響。然而,法官的本份是依法斷案,無懼無偏。他重申,法庭只關注合法性的界限,法庭並非辯論或解決政治、社會或經濟問題的適當地方,更不是表達政治訴求的適當渠道。
他又稱,本港回歸以來,司法獨立在一國兩制下可以繼續維持,相信一個維護市民權利及自由的獨立司法機構會在香港繼續發展。被問及其繼任人馬道立的最大挑戰,李認為市民對獨立的司法制度有很高期望,所有法官要竭盡所能,維護法治及市民的自由。

李國能的首名徒弟余若薇昨爆師傅「落嘴頭好叻」。

表明無計劃再任公職

即將退休的李國能稱,一向懷着謙卑的心,竭盡所能,履行職責,對於離職問心無憾,亦無計劃退休後擔任公職。
黃仁龍、律師會會長王桂壎及大律師公會主席高浩文致辭時,均高度讚揚李國能擔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以來,在維護香港獨立法治,以及在法律層面上落實一國兩制作出重大貢獻。

李國能簡歷

年齡:1948年12月出生,現年61歲
家庭狀況:妻子胡慕瑛是胡關李羅律師行首席合夥人胡寶星之妹,二人育有兩女
學歷:先後入讀本港聖保羅男女中學和英國打比郡萊普頓學校,中學畢業後考入英國劍橋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
專業資格:1970年獲英國大律師執業資格,3年後成為香港執業大律師,88年任御用大律師
司法職務:1997年7月任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任內部份爭議事件

‧99年居港權案,終審法院裁定港人在內地出生的子女,即使出生時父或母未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都可享有居港權,並指本港法院有權審理人大或人大常委的議案,若議案違反《基本法》,本港法院有權宣告無效。結果引發人大常委首次釋法,推翻有關判決

‧04年終審法院裁定政府灣仔填海工程違法,迫使政府修訂填海方法

‧05年終審法院裁定梁國雄等人因集會被控違反《公安條例》屬違憲,批評警方限制市民集會自由

‧06年終審法院駁回公屋居民盧少蘭上訴,裁定領匯上市合法。其後公屋商場大幅加租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