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上月修訂礦業公司上市規則,大幅提高相關企業的上市門檻;羅兵咸永道合夥人黃煒邦表示,這將導致礦企推遲來港上市時間,但第四季度會恢復增長,預計明年全年有10至20間礦企來港掛牌或借殼上市,比今年多一倍。
黃煒邦說,國內經濟增長加上現時低息環境,將繼續吸引礦企來港上市,預計未來3至5年,港交所或會成為區內礦企集資平台。
現時本港約有200間上市礦業公司,較澳洲的700間數量仍有距離。
港交所為礦業公司修訂的上市規則已於6月3日生效,新例包括限制早期勘探公司上市;要求企業管理層有5年行業經驗;每年更新披露資源量及儲量;港交所將不承認按照中國及俄羅斯標準制定的勘探報告,而向相對嚴謹的澳洲、南非及加拿大「看齊」。這意味不符合規定的企業,須重新準備相關文件,從而拖慢整個上市進程。
門檻過高 料年內修改
羅馬國際評估公司董事陸紀仁說:「原本年中就準備上市的公司,可能要推到年後。」他透露,此前一間礦企上市前成本僅100至200萬元,而規則修訂後,則飆升至3000萬至4000萬元。
另外,新規定還要求撰寫技術報告的人員必須擁有5年經驗,比早前規定提高兩年;評估師則被要求有10年從業經驗。陸紀仁坦言,「香港大多評估師行都無法到達這個要求。」他認為新規例過嚴,料港交所於一年內再作修改。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指,未來3至5年成為地區性礦業公司上市集資平台,亦是港交所目標,會爭取吸納所有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對於有意見認為新修訂後的行業門檻過高,他指上市委員會不時作出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