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和金錢有一定關係,亞洲近年成世界經濟火車頭,但亞洲國家,特別是東亞國家和地區,在快樂榜排名都不高。南韓排56;台灣第70;香港、新加坡和日本並列81,跟伊朗同級,不及排63的非洲窮國馬拉維;中國更只在155國家和地區中排125。
人口密度高環保差
研究「快樂經濟學」的澳洲華人經濟學家黃有光,曾將這現象形容為「東亞快樂裂縫」。他認為東亞人經濟好卻不快樂,有多個原因,第一是東亞經濟發展雖快,但城市人口密度比西方高,環保較差,導致擠塞污染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第二是東亞社會普遍人與人競爭大,要成功就要壓過別人,令社會整體不快樂。第三是東亞教育制度重考試競爭,考試成績好高於一切,卻扼殺了創造力,難從創新尋求快樂。
黃有光又認為,東亞文化過度強調服從、秩序和集體利益,個人自由受抑制,又愛講面子,令人掩飾真正感受,都難令人快樂。最後,他指儒家文化向來不追求享樂,講求中庸只能令人不太快樂也不太不快樂,又怎能令人快樂享受生活?
《福布斯》網站/《蘋果》資料室
各大洲最快樂國家
亞洲:以色列(8)
大洋洲:新西蘭(6)
歐洲:丹麥(1)
北美:加拿大(8)
中美:哥斯達黎加(6)
南美:巴西(12)
被譽為「快樂大地」,巴西人總掛着笑臉,足球、森巴舞、森巴嘉年華、火辣女郎、陽光燦爛,不能不快樂
非洲:馬拉維(63)
生活貧窮,但有美麗的馬拉維湖,馬拉維人常常笑臉迎人兼好客,被譽為「非洲溫暖之心」
*括弧內為最快樂國家榜上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