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率由高位回落至10.3%,不但遜預期,增速更出現自去年第一季以來首次放緩。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在記者會上指出,依靠投資和出口的拉動的經濟方式,國家已經意識到是不可持續。因此,調結構政策將堅定不移,宏調政策此刻既不宜鬆也不宜緊。
記者:尹燕麗
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GDP按年增長10.3%,上半年增長11.1%,看上去仍然強勁。盛來運有信心「保八」,但經濟學家有不同看法,滙豐經濟學者屈宏斌昨日發出電郵,指由於6月份的經濟數據差於預期,故放棄之前預測下半年加兩次息的觀點。
陶冬:固投弱經濟失動力
經濟弱,加上內地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2.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上漲6.4%,增速收窄。通脹壓力緩解,今年加息可能性減少。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工業增加值及固定投資大幅下滑,令經濟增長失去動力,預計第四季,按季增長年率將進一步跌至6.7%,不過不會出現「二次衰退」。他指出,第二季增長10.3%屬於正常回落,中央也樂見經濟降溫,相信調控進入觀察期,不會加緊也不會放鬆。他同時將加息預測由下半年加兩至三次下調至一次。
高盛中國經濟分析師喬虹則警告,通脹壓力已經解除,中國正處在「通縮」邊緣,呼籲中央應放鬆政策。
固投、消費、出口這「三頭馬車」上半年呈現強勁增長、小幅回調之勢。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預計,作為中央調控的首要對象,下半年固投會持續減速,但消費將保持穩定增長,出口亦持續復蘇,三者對GDP的貢獻率趨向平衡,共同推動全年GDP達到10.1%。
不過,高盛中國經濟分析師喬虹認為,「保增長」的重要性或再次超過「調結構」,故相信未來數月政策放寬,屆時經濟重獲增長動力。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昨日表示,中國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按照年初的預期在發展,雖然經濟發展速度確實出現一定下滑,但這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是統計幻覺。李稻葵並指出,2008年底一系列刺激經濟計劃到今年底會逐漸到期,這也導致部份經濟活動有所放緩,但這是正常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判斷不能夠過份緊張,經濟只是出現了預期內的下滑。
人行指現時機制助抑通脹
另一方面,人行副行長胡曉煉昨在網上發表文章表示,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獨立的貨幣政策、滙率固定和資本自由流動等三者不可能同時實現的情況下,有管理的浮動滙率令貨幣政策更有效,改善宏觀調控能力,抑制通脹和資產泡沫,減少宏觀經濟運行風險。
胡曉煉又認為,有管理的浮動滙率制度是中國既定政策,剛性的滙率制既缺乏應對危機的靈活性,更可能引發貨幣金融危機。
中國上半年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GDP) 6月:- 上半年:+11.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6月:+2.9% 上半年:+2.6%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6月:+6.4% 上半年:+6.0%
‧工業增加值 6月:+13.7% 上半年:+17.6%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6月:- 上半年:+25.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月:+18.3% 上半年:+18.2%
‧出口 6月:+43.9% 上半年:+35.2%
大行預測中國全年經濟
瑞信陶冬
預測:全年GDP為9.6%,政策鬆緊不變;下半年投資續緩,消費強勁,出口復蘇;CPI全年為3%,下半年加息一次
瑞銀汪濤
預測:全年GDP為9.5%至10%,CPI為3%;保持政策基調不變,今年不會加息或出台新的樓市調控措施
中信銀行國際廖群
預測:全年GDP為10.1%,下半年投資續緩,消費穩升,出口續復蘇,CPI回落,PPI已見頂
美銀美林陸挺
預測:全年GDP為10.1%,政策不會放鬆,但也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加息
渣打李煒
預測:全年GDP為10%,政策不會放鬆
摩根士丹利王慶
預測:通脹壓力減弱,7月CPI見頂,第四季度或增加新增貸款額度
滙豐屈宏斌
預測:全年GDP為9%,政策續緊;下調全年CPI預測,由3.1%降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