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將於下月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香港建築師學會與文化葫蘆強調,西九並非一個獨立的發展項目,總體規劃不能跟邊界以外的現存文化區分割。兩個體團將於本月底至下月期間,舉辦五個「編行西九」建築文化導賞行,為公眾介紹西九毗鄰油麻地區的老店及文化地標,引發民間以更廣闊的角度審視西九。
80年老店見證變遷
上海街是導賞行的其中一站,當中會介紹已營業逾80載的老店鏡明玻璃。以做鏡框為主的鏡明一直是家族式經營,店內擺放數張一家四代同堂的大合照。負責人陳漢興指鏡明見證了上海街及該區的變遷,隨着填海工程進行,昔日的海邊已越推越遠。
另一個介紹的文化地標是新填地街的露天市集。本港的露天市集已買少見少,市集內不少販商已經營數十年,售賣地道藥材的玲姐指,每個攤檔最少養活一個家庭,對近年不斷傳出清拆市集的消息已感麻木。另一位經營傳統婚嫁禮藕的蓮姐則表示,在小女孩的時候隨家人售賣婚禮用品,轉眼已半世紀時光,最難忘是熟客不離不棄,遠道回來光顧。
現時油麻地的天后廟,原來昔日是設於海旁,方便漁民供奉,景物遷移,往日的風貌不再。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師梁喜蓮指,西九規劃應從人民角度出發,市民可輕易由舊區步行到西九,才是一個理想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