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今天將公佈內地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經歷首季11.9%的高增長後,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經濟將呈現逐季回落、前高後低的增長態勢,但仍可保持全年約10%的強勁增長。在嚴厲調控下,通脹風險漸除,但對樓市的調控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部份專家認為,今年第四季,包括樓市在內的調控政策或會放寬。 記者:尹燕麗
法巴(亞洲)董事兼高級經濟師孟原預測,第二季GDP增長為10.8%,全年為9.8%,他並調低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預測,由4.9%降至3.5%,並認為不會加息。他稱,經濟已開始降溫,現在說通脹還過早,預料中央在樓市、地方融資平台、高耗能行業的調控會繼續從緊,但流動性及消費政策則會鬆動。
末季或寬樓市調控
高盛中國經濟分析師喬虹也認為,工業生產的增長動力不足,對地方融資平台以及高耗能行業信貸的調控,令固定資產投資減速,預計第二季GDP放緩至10.3%。6月CPI將微升至3.2%,工業品出產價格指數(PPI)則回落至6.5%;另為防止通縮,政策會有所放寬。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預計,第二季GDP增長為10.4%,第三、四季度逐漸放緩至9.6%及9%,全年約10.1%,較早前預測小幅下調。他指出,下半年消費將在高位穩步上升,工業、投資、出口則持續放緩。通脹的擔憂已緩解,全年可完成3%的調控目標。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包括外圍歐美經濟不振,以及內地樓市調控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用電量按月僅增1.1%
金融危機後,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已刻不容緩,歐債危機的爆發令問題更逼切。雖然一系列的收緊措施令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廖群指出,低增長的經濟環境更有利於調整結構,淘汰效益不佳、不符合政策目標的企業。調整結構是中長期任務,效果將逐漸體現。
此外,美國商務部裁定,將向中國和台灣輸美的織帶徵收反傾銷關稅,加上歐盟對中國生產自行車啟動進口稅評估等貿易保護行動,不利中國出口。顯示經濟強弱的用電量方面,6月全社會用電量3520億千瓦時,按年增長14.14%,按月只增1.1%。
中國經濟數據預測
法巴(亞洲)孟原
第二季GDP:10.8% 全年GDP:9.8% 全年CPI:3.5%
高盛喬虹
第二季GDP:10.3% 全年GDP:10.0% 全年CPI:6月3.2%
瑞銀汪濤
第二季GDP:- 全年GDP:10.0% 全年CPI:3.0%
渣打嚴瑾
第二季GDP:- 全年GDP:10.0% 全年CPI:3.2%
中信銀行國際廖群
第二季GDP:10.4% 全年GDP:10.1% 全年CPI:2.8%
美銀美林陸挺
第二季GDP:10.5% 全年GDP:10.1% 全年CPI:-
巴克萊彭文生
第二季GDP:10.4% 全年GDP:10.1% 全年CPI:3.0%
摩根士丹利王慶
第二季GDP:10.6% 全年GDP:11.0% 全年CPI:3.1%